中国政府2012年4月18日发布了与节能和新能源相关的新一代汽车发展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这是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在2015年之前中国将累计生产、销售电动汽车(EV)和插电混合动力车(PHEV)50万辆,并在2020年之前将这一数量增至500万辆。
要想在2015年起的5年内增加450万辆之多的电动车辆,就必须要年均量产可供90万辆使用的车载电池。EV每辆要配备10kWh~25kWh的容量,而PHEV也要配备4kWh~16kWh的容量,因此每年要生产最少360万kWh(3.6GWh),最多2250万kWh(22.5GWh)的电池。
即便假设2020年电池每1kWh的价格降至2万~3万日元,届时的车载电池市场年规模也会达到720亿~6750亿日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涉足近几年有望飞速增长的中国车载电池市场,亟需日本电池厂商及电池材料厂商做出重大决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汽车生产必须要在当地采购部件。从电动车辆来看,汽车厂商肯定会坚决采取在当地采购主要部件即蓄电池、马达及逆变器的态度。实际上,日系汽车厂商最近已表明了在合资公司生产电动车辆的意向,甚至已开始探讨在当地生产主要部件。随着这一情况的出现,日本的部件厂商必须要抓紧行动。
在这一背景下,日经BP社将于2012年5月21日举行“第一届中日电池峰会”(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亚洲电池论坛)。会议的最大目的在于为中日工业界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两国电池产业的发展。
会议将从中方邀请“国家863电动车辆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以及“国家863计划磷酸铁锂重点项目”负责人、从事多种正极材料研究的北京大学副教授陈继涛参加。
王子冬同时还是中国汽车行业铅蓄电池、镍氢充电电池及锂离子充电电池等动力用蓄电池强制测试标准(草案)的起草人,届时将就中国在安全性测试方面的发展动向发表演讲。
日方将由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辰巳国昭、德勤咨询(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的周磊,以及三菱化学、户田工业、住友大阪水泥等材料厂商发表演讲。
在此次会议上,中日双方将针对今后将成为市场主流的大型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安全性及长寿命化问题交流意见,为两国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提供新的视角。该会议将首先在日本举行,今后还会移师中国。敬请有兴趣的读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