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汽车三大件是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现在却成了冰箱、沙发和彩电,车里没几块屏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电动爹。
短短十年时间,车载大屏的尺寸已经从10寸卷到了20寸乃至40寸,7座SUV甚至可以实现人均一屏,而且连打开的姿势也变得五花八门,有升降的,有旋转的,有滑动的,还有手势操控的。
但当一块块“屏霸”屡屡震撼眼球时,一些争议也随之浮现,比如屏幕越大体验就越好吗?
最近,瑞典一家知名汽车媒体就做了一场实验,要求驾驶员在100km/h的行驶速度下连续操作四项功能:1. 打开座椅加热,提高空调高2℃;2. 打开收音机,调到指定电台;3. 小计里程清零;4. 仪表亮度调到最暗,关闭中控屏,整个过程全部用手指操作,不涉及语音系统。
最后发现触摸屏完败给物理键,成绩最好的是全物理按键的沃尔沃V70,完成所有功能只用了10秒,在此期间行驶了306米,而成绩最差的是拥有一块19.4英寸中控屏的名爵Marvel R,测试用时达到了44.9秒,行驶距离超过1.3公里[7]。
有一说一,以瑞典人对沃尔沃的熟悉程度,V70拿下第一并不奇怪,但Marvel R比对手慢了4倍着实还是令人有些诧异,毕竟反应时间越长,意味着风险因素就越多。
面对当下的大屏“彩电风”,车企几乎没得选,因为内卷最痛苦的点就在于“人有我无”,你看,就连刚发布的法拉利第一款SUV上都在副驾位前装了一块大屏。
围绕这个现象,本文将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大屏彩电”这阵风是怎么吹起来的?
好的车机体验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大屏是不是智商税?
01
始作俑者
特斯拉是第一个把大屏带上车的,第一代Model S史无前例地取消了绝大部分机械按键,取而代之的是一块17英寸的屏幕,相当于两个iPad大小。
在这之前,车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按键,和当初的诺基亚和黑莓一样,背后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交互逻辑和供应链体系,而特斯拉力推大屏不仅仅是为了噱头,背后还有成本和技术的考虑。
第一,按键虽小,但成本并不低,每个按键都需要经过设计、开模、验证和制造,产品越高端,对按键的质感、灵敏度、可靠性的要求就会越高,相比之下,向供应商直接采购一块标准屏幕要便宜以及简单得多。
其次,燃油车时代的电子电气架构是分布式的,一个ECU单元对应一个功能,每增加一个新功能就要增加一个新的ECU和一些线束,整车厂也无法远程迭代,而大屏取代实体按键,就意味着更少的线束和更统一的计算单元,就像由多个神经节控制身体的低等动物进化出了大脑。
因为这项创新,Model S获奖无数,《时代》杂志给它的评价是:一部百公里加速2.6秒的平板电脑,而很快,这阵大屏风也吹到了中国。
大屏潮流始作俑者Model S
2016年,中国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市。相比Model S,它保留了更多实体按键,屏幕也“只有”10.4英寸,但也可以在屏幕上实现空调控制、座椅加热等功能,体验接近早期的智能手机,上市短短三个月,RX5月销就突破了2万辆,也间接证明了一个问题:大屏约等于大卖[2]。
Model S和RX5一炮而红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越来越多公司意识到大屏可以作为一个卖点,而将大屏竞赛推入白炽化阶段的,正是造车新势力。
2018年1月美国CES展,一块来自拜腾的49寸大屏技惊四座,1.25米长的大横屏,几乎填满了整个前舱。传统车企表示看不懂,也不看好——受制于技术、成本、法规,这么大的屏当时被认为不可能在车上量产。
拜腾M-byte,未能量产的屏霸
但新势力偏不信邪,对他们来说,既然苹果可以靠一套全新的交互逻辑和强大的应用生态击败诺基亚,汽车为什么不可以?突破点就在于屏幕。
首先,大屏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尤其是在崇奉“越大越好”的中国;其次,大屏可以承载更多的数字化体验,比如玩游戏、看电影、刷抖音等,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创造“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带来车企梦寐以求的软件收益,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汽车行业。
2019年之后,各种大屏群魔共舞,各家公司争奇斗艳,比如奔驰EQS上那块长达1.4米的异形屏,高合HiPhiX和比亚迪汉里的旋转中控屏,智己L7和岚图Free上的升降屏,荣威RX5的27寸可滑动大屏,就连保时捷Taycan这种以纯粹操控乐趣为卖点的车型都安上了4块大屏。
这对按键党来说,无疑是一种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