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美国科学家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培育人体器官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 [来源]:深圳新闻网 [点击率]:1057
【导读】: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人体细胞的生物可降解支架,而后利用支架培育耳朵和鼻子等仿真度极高的面部器官,例如耳朵和鼻子。利用3D打印技术培育用于移植的肺部以及其他器官是科学家的...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人体细胞的生物可降解支架,而后利用支架培育耳朵和鼻子等仿真度极高的面部器官,例如耳朵和鼻子。利用3D打印技术培育用于移植的肺部以及其他器官是科学家的终极目标。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道路上正不断取得进步,有望在20年内让患者移植3D打印器官的梦想成为现实。

  利用3D打印技术培育人体器官是再生医学领域的一大热门,目前正不断取得进步。借助于这项技术,科学家能够培育出仿真度极高的人造耳朵和鼻子等面部器官。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继续进步,他们将最终培育出可以进行移植的人造肺以及其他器官。现在,维克森林大学的3D打印机已经打印出肾脏原型。在其他一些实验室,科学家也在研究如何利用可降解支架培育人造心脏、肺部、肝脏和肾脏,让“定制移植”成为一种可能。
  
  目前,维克森林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各种方式,培育可进行移植的人造器官,包括对动物器官进行改造和从无到有利用患者自身细胞进行培育。他们的3D打印机使用的并非墨水,而是一种类似凝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通过逐层打印形成器官原型或者说器官形支架,而后利用支架培育器官。首席研究员安东尼·阿塔拉博士指出他们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培育出能够移植到患者体内的人造器官。
  
  在进行人造器官研究时,科学家也将目光聚焦猪的器官,希望利用人体细胞取代猪细胞,进而培育出可植入患者体内的器官。当然,最理想的方式还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可以通过活组织检查或者抽血的方式获取,而后将细胞“播撒”到3D打印机打印的器官形支架上进行培育。这种方式培育的人造器官能够大大降低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可能性。
  
  麻生总医院的哈拉德·奥特博士认为5到10年内有望进行实验室培育器官的人体试验。匹兹堡大学麦克格万再生医学研究所的威廉·瓦格纳指出5到10年可能过于乐观,15到20年更为现实一些。一旦人体试验取得成功,患者移植人造器官的梦想便最终成为现实。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