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只有10年历史的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汽车疾如流星的崛起速度激起了全世界的想象力。
就在同类电动车公司纷纷折戟沉沙的时下,一直寂寂无闻的特斯拉一季度财报却炫目出炉:豪华电动轿跑车Model S一
季度销售5000辆,超过同一价位其他豪华车,企业成立10年来首次盈利1120万美元……
但这些数字仍不足以解释今年以来备受热捧的“特斯拉现象”,除了一枝独秀的账目表,特斯拉如今所象征的,还有
当今电动车界多个正在被颠覆的观念:如必须得依靠补贴和低价(实际上,特斯拉卖的是超跑和豪华车);必须依托
电网的配合(特斯拉正在自建免费的太阳能电网);需要强大经销网络的支撑(特斯拉正在努力打造类似苹果的直营
店)……
车企居然可以像过去几十年里那些硅谷公司一样来打造,当然他们更难理解的是,特斯拉居然就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
完成这一过程。
电动车已死?特斯拉告诉你“不”
一向饱受美国汽车界嘲弄的特斯拉,如今真要让那些传统车企的老板们刮目相看了。
特斯拉(TSLA.NASDAQ)的损益表体现了这一点,据预计,特斯拉公司到今年底毛利率将达到25%(高于底特律三大汽
车制造商近年来毛利率的最好水平19.8%),这一消息放出后,让它的许多供应商信心提升。
今年以来,几乎全世界汽车业和资本市场的人士都在兴奋地谈论它。在美国电动车三剑客(Fisker、Coda和特斯拉)
之中,特斯拉成为唯一的希望——Coda在2013年5月1日宣布破产,Fisker由于受到破产的威胁在积极寻找投资人。还
有越来越多的绿色汽车公司正濒临破产边缘,“电动车已死”的言论甚嚣尘上。
的确,特斯拉是颠覆性创新者的经典案例,它至少证明了两件事:第一,电动车是有可能的,且不须在性能、设计上
做出妥协。特斯拉用自主研发的重量更轻、能量和功率密度更高的锂电池替代了EV1(通用汽车1996年开发的无尾气环
保电动汽车)时代的铅酸电池,成功地解决了电池管理系统难题,大大延长了电动车的续航时间。同时,特斯拉的技
术科学家们重新整合了传动系统和操控系统,将电池组、动力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集成到汽车底盘的位置,这样一来
,节约了更多的空间,美观了多年以来一成不变的传统电动车内部结构。
也正因为特斯拉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像传统电动车企业过去所做的那样,只满足于生产一款替代型的电动车,它所要打
造的,原本就是超级汽车,这一构思背后的主导者——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从而更多了几分引人猜想的成分。
不熟悉他的人或许不知道,马斯克本人正是好莱坞系列电影《钢铁侠》里那位玩转科技的科学怪人的原型,他同时也
是支付宝的“鼻祖”Paypal、太阳能技术公司SolarCity以及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的SpaceX公司的创始人,
他个人的传奇经历也为其一手打造的特斯拉镀上了某种奇妙色彩。
特斯拉之父:马斯克的抉择
网络支付、航天科技、新能源汽车,这三个领域并无搭界,想做好哪一个都非易事,马斯克却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
绩。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汽车,更是一举颠覆了人们对电动车的认识。特斯拉推出的第一款电动车Roadster,从启动
加速到时速96公里却只需3.7秒,可媲美保时捷、法拉利等经典豪跑,Roadster也是第一辆使用锂电池技术、每次充电
能够行驶35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
不过,首款Roadster价格十分昂贵,售价逾11万美元。尽管这一小众定位并非面向所有消费者,但其设计目的恰恰是
要证明:要生产一款优秀的汽车,并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妥协(从大众到小众);而在传统汽车厂商看来,这种妥协是
不可避免的。
从高性能跑车切入市场,这也是特斯拉最能区别于其他电动车厂商的产品策略,Roadster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英国莲花
公司的底盘,并加上限量版的噱头,在当年的豪车市场刮起一阵不小的环保旋风。
事实上,一开始就瞄准高端市场,也是特斯拉能在创立初期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豪华跑车价位较高,而目标消费者
对于价格并不介意,这一优势可以帮助缓解特斯拉高昂的研发成本方面的负担。而人们对于跑车的使用频率低,里程
短,这些又可以弥补电动车单次充电里程短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