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低压电器行业上游产业之一的热塑性树脂,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与钢材、木材、水泥并称四大基础建材,与PP、PE、ABS、PS并称五大通用树脂且产量和消费量均居首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各类型材、管材,以及电力系统的电线电缆,农业用软管,医药用输血器材、医用手套等均来源于PVC。可以说,PVC在生产生活领域无处不在、与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PVC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在这两个第一背后,是中国PVC产能已连续5年是需求的近2倍,换言之,PVC生产企业平均50%左右的产能长期“待业”。再加上新增产生的不断涌现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加大力度,PVC行业的冬天还将继续。根据WIND统计,以3月18日股价计算,13家氯碱行业公司市值为522.6亿元,如果行业状况继续恶化,它们势必一损俱损……
PVC上市公司业务全线溃败 年内或步入最艰难时刻
有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2011年PVC行业开工率仅为60%左右,而另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的3-6个月,或许是行业最艰难的时刻。
陆续披露的年报使氯碱行业的窘迫状况再度暴露无疑。根据WIND显示,两市归属于氯碱行业的上市公司共有13家,虽然13家企业的年报并未完全披露,但本报记者依次查阅了这13家企业的信息后发现,无论公司年度内整体业绩的赢亏状况如何,但对于PVC业务而言,业绩溃败却成了不争的事实。
“由于自四季度以来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及同期电石等原料的上涨,公司PVC业务利润受到影响……”这是多家公司用来描述自家PVC业务状况的共同点。此前,有分析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这样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且未来3-6个月,或许是行业最艰难的时刻。
不过,这似乎还不是行业萎靡的真正原因。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对于PVC行业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成本与售价的倒挂,而是产能严重过剩:“从2007年开始,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已突现,这个问题不解决,行业很难有所改观。”
行业5家ST公司4家亏损
梳理上述13家氯碱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可以看出,PVC业务的集体不景气成了关键词,而这一点,在ST类的公司上表现更为明显。
WIND显示,氯碱行业的上市公司中有5家被ST,而这5家公司中有4家做出预报称公司年内利润亏损,未曾亏损的*ST太化则靠着转让子公司山西华旭化工100%股权产生收益,且收到政府对分公司的搬迁前期费用7000万元得以实现保壳。
亏损的4家ST企业虽然各有理由,但从其中不难看出,PVC行业的景气度低是其重要原因。
ST祥龙业绩预报称,由于报告期内,特别是下半年公司产品销量和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严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预计全年累计利润为亏损,但未披露亏损额度;ST明科业绩预报称,公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产业转型期,业绩受此影响导致亏损,亏损额未披露;ST南化则称,主要原材料及电力价格持续上涨,产品成本上升,受用电限制,生产开工不足以及氯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2011年度业绩亏损;ST金化业绩预报称,2011年以来,虽然公司主要产品聚氯乙烯树脂及烧碱的产量与营业收入较2010年均有一定幅度增长,但是,受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主要产品聚氯乙烯树脂售价较低,特别是四季度以来,聚氯乙烯树脂价格急剧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2011年度出现较大亏损。
多家公司被产业两端阻击
即使没有披星戴帽,氯碱行业的其它上市公司们日子也不好过。
已披露年报的英力特及天原集团、中泰化学等公司年报显示,由于PVC业务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出现价格大跌及成本持续上升的原因,公司报告期内PVC业务对业绩的贡献程度可称艰难,英力特年报显示,PVC树脂虽然占据营收较大份额,但无论是营收还是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中泰化学2011年度虽然营业总收入增加7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9亿元,较上年增长68.21%。但是,从单季度的比较情况来看,其2011年四季度业绩出现亏损,而亏损的脚步却未见停止的迹象:公司在年报中对2012年一季度的业绩预报也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0%-96%,原因为聚氯乙烯树脂市场价格走低及一季度为销售淡季、公司计划在一季度库存部分PVC至旺季销售而致使一季销售额较低两方面原因。
此外,天原集团也对2012年一季报做出预告,预计报告期内亏损7500万元-8500万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解释为受报告期内PVC市场行情低迷售价同比下跌、主要原料上涨及云南干旱影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