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来源]:财经无忌
[点击率]:3590
![](../../../uploadfile/day_211221/202112210325554621.jpg)
今天,眺望中国新能源行业未来的走势,或许还有些扑朔迷离,属于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期,依然需要时间给予答案。
但在哪家企业能够率先冲破“车企”定义的束缚上,问题的答案却异常笃定。
如今,依托在智能化领域的积累,和账面出色的现金流,小鹏还在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今后,伴随着一系列智能化成果的出现,小鹏还将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科技红利。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上,造车新势力的方向分歧背后,同样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户、成本和研发三个维度的价值辩证,漫长的商业历史里,三者的交织与矛盾其实从未停止。
相形之下,小鹏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做出的选择,而是选择背后,在新能源造车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新兴赛道里,拥抱长期主义的勇气。
正如创始人何小鹏所说的那样:
“所有人在今天都要多储备粮草、多做好组织的建设、多研发……我们会考虑足够的毛利,但我们目前最主要的方向是如何能够长线赢得竞争。”
![](../../../uploadfile/day_211221/202112210326276382.jpg)
(敬请关注微信订阅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客服:华先生](http://wpa.qq.com/pa?p=2:2023063116:42)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