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无锈钵
新能源品牌,正在逐步迎来“分水岭”。
过去的一年里,新能源汽车跑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成绩单,乘联会统计显示,11个月的时间里,新能源车批发零售销量达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凸显。
庞大的销量数据之外,象征品牌力的中高端车型,却只是属于少数几个头部品牌的狂欢。宏观销量榜单中,小鹏、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依旧牢牢占据着新能源市场的顶尖梯队。
尽管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在半年前的那场谈话里,还谦虚地表示:
“我们都坐在牌桌边,都正在资格赛里面,还没有到淘汰赛,还没上牌桌。”
但销量、口碑、技术等各个层面上的讯号都已表明,新能源赛道“入围赛”结束的钟声,已经并不遥远。
新势力“分道扬镳”,领航者趋势已现
一个显著的案例,就是各大车企此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
综合来看,3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在三季度的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毛利率也在逐渐提升。
除了营收端的数据,三季报的发布同样也标志着造车新势力在战略上,已经步入了各自的方向,从产品规划、渠道建设等方面来看,3家造车品牌几乎是各有侧重。
这之中,相较于谋求用户运营的蔚来,和专注成本控制的理想,“极客”小鹏选择的道路,则是持续探索科技。
正如此前的品牌焕新日活动中,何小鹏所说的那样:
“我们希望用对科技的探索,来引领未来的出行变革,成为未来出行的探索者,这是小鹏新的品牌定位。因为我们更着眼未来,有着更远大的构想,所以需要一个全新的小鹏去承载。”
这种超出当下视角的愿景,也让小鹏更像是一个科技企业,而不仅仅是一家车企。
如今,小鹏多年的高研发投入正在见效。
如果说,造车新势力“分道扬镳”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各自管理层对于“高端”之路的不同理解。
那么,评价上述理解,“销量”无疑是最公正的裁判。
毋庸置疑,过去的11月,小鹏再一次刷新了造车新势力的销售榜单。
15613辆,这是小鹏汽车11月的交付成绩。
在实现“连续三个月单月交付破万”壮举的同时,这一数据也实现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70%”的增幅,并让小鹏汽车今年的累计交付量达到了82155辆,同比增长285%,在距离2022年还剩一个月的情况下,小鹏已经几乎锁定了新势力年度销冠的宝座。
放在一年前,这样庞大的领先优势,或许会让所有的业内人士感到惊诧。
而只有深入了解这家企业的人才明白,这些数字,正是小鹏累计投入研发所浇灌出的果实,也让小鹏更贴近一个科技企业。
小鹏P7:新势力“销冠”是如何炼成的?
今天,单看研发数据,你或许很难把小鹏再同“车企”相联系。
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支出12.64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翻倍,环比二季度约增50%,研发费用率22%,高于理想、蔚来。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小鹏研发团队人数超过4000人,较2020年底增加超过100%。
作为对比,全球包括宝马、奔驰在内的二十家主流车企的研发费率,平均仅为3.18%。
所幸,如此庞大的研发投入并未辜负他们的期待,今天,饱和的研发支出正在日益成为当前车企致胜未来的关键,这一点,已经由小鹏的旗舰——小鹏P7所证明。
作为小鹏销冠背后的“最大功臣”,2021年下半年以来,P7一直在销量榜单中领跑一众品牌。在此基础上,11月的销量数据更是明显。
交付7839台,环比增长30%,这个数字实打实地比起一年前翻了接近 3 倍。从1到11月,小鹏P7的累积销量则达到53110辆,远超越其他新势力品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