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而言,智能能源管理、远程门锁、室内监控等智能家居设备大部分采用蓝牙无线连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网页来实现操作。
与此同时,便利的远程操控也让隐私问题亮起了红灯。
通过智能家居APP我们可方便操控家里所有的智能设备。但如果一旦智能家居APP被病毒感染,相应的麻烦也将你焦头烂额。
通过盗取用户智能家居APP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用户家的网关,黑客可轻松“接管”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实现门窗、电视、空调、灯具等各种设备的开关,换句话说,你的远程控制权已移交至黑客的手中。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黑客通过窃取的用户隐私数据可轻松获得用户的家庭住址,并通过智能家居APP打开用户家的智能锁。
杀手级:摄像头一旦破解 家庭隐私荡然无存

针对家中有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的留守家庭而,安装具有室内监控的安防智能设备当然是不二之选,但一旦遭黑客破解,那被暴露的隐私问题也将是巨大的。
事实上,关于此类事件并不是危言耸听。腾讯新闻在7月15日报道,市民反馈自家带云台的网络摄像头”被黑”,自己的生活隐私遭泄漏。关于自家视频录像被传到网络上的新闻也不在少数。
针对此,硬件厂商所能提供的建议仅是固件升级;专家则提醒,可以通过经常改变摄像头登录密码、提高密码复杂度来尽量阻止黑客的入侵,如果只是家用,尽量不将摄像头联网使用。但这一定程度上必将损失原有的远程监控功能。
总结与反思:虽是香饽饽但也烫手

智能家居领域的愿景虽美好 ,我们也并不否认它将作为日后物联网领域最具潜力的市场载体,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物联网上建立起来的智能家居网络,尤其因为一个“家”字——涉及了我们太多切身的个人隐秘信息,就现阶段暴露出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就足以使用户家庭隐私和财产安全蒙受巨大损失。
若智能家居产业不能在牢固的安全防护墙范围内进行巩固和延伸,因小失大的除了用户,还有厂家。或者更进一步说,做不到坚不可摧的安防措施以及相应的补救手段,家庭的便利和智能也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