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工业机器人总动员
[发布时间]:2015年1月14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率]:5626
【导读】: 随着目前工业机器人厂商的蓬勃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成本将逐渐变小,对人工的替代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一些小订单依然需要人工来完成。 “我们公司急需招聘五六百人,学历不限。”近日,...
机遇挑战篇
3C成主攻方向
尽管业内多认为2014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元年,但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28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1/2左右。而在2012年,日本是339台/万人、韩国是347台/万人、德国是250台/万人。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应用还是集中的大型企业,譬如汽车厂商,电子电器行业的富士康、美的、格力、雷柏科技等。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很少企业会用机器人,尤其是中小型的电子代工厂。”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陈超鹏对南都记者分析称,“很多企业主还没意识到生产线哪些地方可以用机器人替代、机器人一次性投入成本过高、后期应用维护人才缺乏、原有厂房格局限制等。”
此外,A B B、安川、发那科、库卡等4家巨头目前已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7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雷柏科技目前基本完全采购国外品牌的机器人,然后再进行深度开发。“国内品牌机器人性能和国外品牌还是有些差距。现在我们经过开发后,可以在机器人上打我们自己的品牌了。”邓邱伟称。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李国栋对南都记者介绍称,早在1978年,柯马便率先研发并制造了第一台机器人。“国产机器人起步比较晚,和国际巨头产品的确存在很大差距。短期内很难追赶上。”他分析称,“国产机器人一开始定价非常便宜,但是质量服务、售后等都很难跟上。用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和欧美机器人及日系机器人存在较大差距。”
“柯马原来关注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现在我们判断未来3-5年,这个行业将到饱和期。而珠三角主要是轻工业中的3C行业比较发达,将来主要应用小型机器人。现在柯马调整了市场战略,未来把3C作为第二大板块的主打方向。此外,珠三角五金行业的打工抛光,食品饮料、酒类、日化等大消费类企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潜力比较庞大。”他分析称。“珠三角3C行业中,万人员工中拥有22台工业机器人,低于世界万人拥有50台的平均水平。可提升空间非常大。将来,珠三角比长三角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要高一点。主要是因为3C行业使用量比较庞大。”
陈超鹏对南都记者称:“电子制造业是珠三角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齐全,无疑是机器人重点的市场。但这个市场特征是企业规模偏小、需求分散,所以非标机器人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珠三角以轻工业为主,机器人发展需要顺应市场特点,以轻型机器人为主。”
据了解,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被称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安川等国际四大厂商合计拥有50%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市场为外商厂商所垄断,日系品牌厂商占52%,欧洲厂商占30%,剩余约10%为中国大陆厂商。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因为国内企业生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国外存在差距,国产化比较困难,特别是减速机的国产化任重道远。因此,国内公司购买进口核心部件,组装生产工业机器人后,发现成本和外企的销售差不多,没有太多成本优势。”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控产品线副总经理陈培正对南都记者介绍称。
汇川技术属于机器人产业上游企业,生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陈培正称,公司在未来有一些战略布局,根据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需求,从国外聘请专家,自主研发机器人的控制器。
“机器人制造国产化近期才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产业链。但是我们更看重未来,将来国产工业机器人的行业一定会起来。2014年是机器人国产化的元年,到行业的爆发期估计还需要1到2年。未来珠三角将很有可能是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一个基地。珠三角在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上,会培养一批企业。”
翼菲自动化广东分公司总经理谭维佳对南都记者表示,公司在硅谷有自己的分公司。之所以在国内注册公司,是因为成立公司的初衷,是希望把美国学习的经验,用来做好国产品牌。“公司进入珠三角就是看好未来在3C等应用领域,国产机器人有广阔的空间。”
作为国产机器人领域的代表,广州数控从2006年左右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相对3年前机器人产业的火爆程度,在广州数控总经理助理李伯基看来,产业正在经历一个从“期望”到“观望”,再到“失望”的过程。
李伯基告诉南都记者:“最初客户的期望值很高,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国外机器人的成本很高,而国内机器人技术近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较国外机器人产品,产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机器人的应用,需要改变有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
对于这点,李伯基感触颇深。事实上,珠三角并不乏“土豪客户”。李伯基曾接触过一些客户。他们在参观完机器厂后,甚至当场答应购买数十台机器人。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才发现,机器人跟原有的工艺流程是不符的,订单无奈取消。
李伯基向南都记者介绍,机器人整个产业链需要三个层次:首先是核心层,第二层是外围设备,第三层是集成技术。在李伯基看来,核心层基本能够较为成熟。而第二层便是外围设备,其中包括了视觉系统、力学系统、矫正系统、检测系统等,这些需要全社会包括大学、研究机构来配合。但是这块国内发展情况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
对第三层是集成技术的空缺,李伯基将这个环节拿“婚礼公司”做比喻。他说:“这个角色就是整合机器人产业的所有的资源。但是机器人领域的集成公司非常难找。尤其是在珠三角。我们机器人公司其实就在窗的里边,客户在窗的外面。但这个窗口就是集成公司。”
“集成公司的建立,在珠三角非常迫切。”在李伯基看来,这类集成公司类似“媒婆”,主要职责是“掌握国外国内产品的特点,要懂各行各业(焊接、搬运等)的工艺。第三要制造车间。”
而关于如何培养这些集成公司。其中政府优惠支持也是不能少的。据了解,近年来,包括山东、安徽、长三角陆续出台政策,给予机器换人的企业进行补贴。
具体到“机器换人”的做法,针对资金力量雄厚的公司来说,广州数控将通过“集成商-集成公司-机器人应用企业”三方合作模式,通过集成商帮助企业实现机器人换人计划,提升职能制造水平。针对资金薄弱的公司,未来广州数控将通过“集成商-租赁公司-机器人应用企业”三方合作模式,引入设备融资租赁机构,以类似分期付款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破解机器人应用流动资金瓶颈,实现机器换人的计划。
尽管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生产中,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趋势已无法改变。佛山市新鹏工业机器人副董事长秦磊说,理论上,制造业生产中任何使用人工的工序,都可以通过工业机器人来实现。问题在于,工业机器人厂的成本能否优于人工成本。随着目前工业机器人厂商的蓬勃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成本将逐渐变小,对人工的替代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到时,一些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大的产业,或许会出现大部分工序乃至全部生产工序都被工业机器人替代的场景,那就是无人工厂。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
如果你对资讯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前往反馈平台给我们留言。
【我要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