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三季度大尺寸面板需求符合预期,面板走势两极分化。
由于各大品牌以大幅促销4K 2K 电视的方式积极扩张市场占有率,电视面板需求仍热,其中大尺寸的面板需求尤为紧俏,价格也水涨船高,包括32 吋、39 吋、40 吋、42 吋价格11 月再涨1 美元。供给方面,随着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厂商产能增加,大陆显示器厂商仍有机会维持较高盈利水平。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笔电、智能手机与平板计算机进入销售淡季使得中小尺寸面板出现价量齐跌的状况。台湾各大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季减少10%至15%,价格方面,11 月智能手机面板下跌面板价格下跌1%至5%,跌势最重,主要是需求疲软,是价格竞争仍激烈。平板计算机面板和笔电面板跌幅随后,笔电面板虽处于四季度销售旺季中但由于厂商展望不清仍承受价格下滑的压力。
预期四季度大尺寸面板助厂商提升业绩。
如下图所示,在今年八月份至十月份的面板出货量已经远高于去年同时期。展望第四季,大尺寸面板供需将持续紧张,随着寒假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各大厂商已提前开始备货,已有32''小尺寸库存消化完成后,厂商普遍倾向于生产利润更大的大尺寸电视,因此第四季度大尺寸面板销售量预计保持与三季度相同的增幅,价格预估与三季度基本持平。
同时预计今年四季度大尺寸面板的销量的提升能助厂家弥补小尺寸面板的销量下滑,保持较高的业绩。
展望明年大尺寸面板市场比例全面提升。
预期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在明年会持续上升,世界各大液晶平板制造厂商拟定增加大尺寸平板生产比例方案。
全球面板厂商明年并未计划过多的产能扩充,但是将增加大尺寸面板的生产比例。
世界各大面板厂商如AUO(友达光电)和夏普(Sharp)电视面板出货量总体并未有显著增幅;但是将给予大尺寸面板更多的生产份额。例如:AUO 将于2015 年将一部分39"面板的产能转移至扩大50"和55"的生产。与此同时AUO 还将扩大其八代线工厂产能至每月15,000 片,从而可以增加大尺寸面板产量。相似的是Sharp 也计划在2015 年增加60"面板产量,同时进行超大尺寸面板的生产,如120"。
LG Display 2015 年也同样计划增长大尺寸面板如43", 49"和65"的产量。Samsug Display 将扩大其苏州八代线工厂产能增加40", 48', 55", 65"及更大尺寸面板生产并计划减少32"面板的产量。
大陆面板厂商积极布局 32 吋电视面板。
与世界各大面板厂商的2015 年计划略有不同的是,大陆厂商并未因为增加大尺寸面板的生产比例而缩减小尺寸面板的生产。例如,三家中国厂商BOE(京东方),ChiaStar(华星光电),CEC-Pada 将是唯一在2015 年增加32''面板供应的厂商。BOE(京东方)正在扩大八代线工厂产能,实现其 2015 年的增长目标是24% Y/Y。ChiaStar(华星光电)计划在2015 年底扩大其第二条八代线产能,2015 年电视面板的出货计划是2,600 万片,其中增长最多的是55"面板但也增加32''面板产量。CEC-Pada 明年主要的增长仍集中在32''面板,但它也正计划开始生产65"面板。
而全球32"面板供应量将从2014 年的7,800 万片下降至2015 年的7,500 万片。32"面板在所有LCD TV面板中的占比也从2013 年的39%下跌至2014 年的31%,2015 年预计将下降至29%。但是,32"面板仍是LCD TV 的首选,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而且,32"面板在六代线、七代线和八代线工厂生产中最具效率。因此随着全球面板厂商普遍降低32“面板产量,大陆厂商有望趁机夺得部分32''面板的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液晶面板行业“强于大市”评级。A 股相关面板产业链投资标的如京东方A(000725)作为大陆面板龙头,计划三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尺寸面板供应商、华星光电(隶属TCL 集团)在国内电视面板位居第一,也在积极布局新的8.5 和6 代线。华东科技(000727)正在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用于建设第8.5 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项目,引进夏普的IGZO 等先进技术。此外深天马、深纺织、康得新、诚志股份等供应链厂商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疲弱带来下游需求低于预期;产能过剩造成价格、毛利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