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至 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或达到7500亿元,传感器产业将从中直接受益。2010年,我国传感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40。27亿元。据业内专家介绍,此后中国传感器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在物联网市场规模大幅增长的动力之下,201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以上。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传感器产业在“双加工程”(加快力度和加快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中国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生产基地。目前,国内有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分别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规模经济;陕西基地,1990年2月成立了陕西省敏感技术产业集团公司,主要是以电压敏、热敏、汽车电子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黑龙江基地,主要以建立气、湿敏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从事传感器的生产和研发的企业,早在2009年底,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年总产量已达到20亿只,传感器产品达到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
4、工业软件1037.46亿
工业软件是指在工业领域里应用的软件,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一般来讲工业软件被划分为编程语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迅速,2011年市场规模已达到616。34亿元,同比增长17。9%。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1037。46亿元。
电动工具橡胶金属减震器柴油发电机组IGBTDR设备微孔曝气器连接器接线端子轴承保持器小型风电供水设备曝气设备净水设备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王威表示,尽管市场成长快,但由于起步晚、积累少,在大部分工业领域,国外工业软件仍占据统治地位,软件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而核心技术的受制于人,同样让国内工业软件处于竞争劣势。此外,行业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链,产业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未来,随着中国十二五期间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并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工业软件市场还将进一步增长,对本土产业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刺激性作用。
5、工控机200亿
目前国内的工控机供应渠道主要来源于中国台湾及内地的厂商,国外的产品(例如RADISYS、ROCKWELL、INTEL等)经过几年的市场拼杀后,由于成本高、价格高、服务难,现已完全退出国内市场。目前,国内的IT业研发、加工技术力量不断提升;各类芯片和各类器件、生产设备在国际市场基本可平等选购;软件资源的可移植性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些有利条件下,国内一些厂商抓住机会快速崛起,利用本土综合竞争优势逐步将国外品牌挤出国内工控市场。某些企业以每年超过100%的资产增长速度,鼎立于国内的工控市场,而且已成功打入国际工控市场。
工控行业的产品和技术非常特殊,属于中间产品,是为其他各行业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业计算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关键性行业的关键任务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工控机,而以 IPC为基础的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正在成为主流,本土工控机厂商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从数字家庭用的机顶盒、数字电视,到银行柜员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加油站管理、制造业生产线控制,金融、政府、国防等行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加,对工控机的需求很大,工控机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工控机的市场规模约200亿元。
6、机器视觉200亿
机器视觉系统的出现来自繁琐劳动力的替代需求。机器视觉自动化设备可以不知疲倦的进行重复性的工作,且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机器视觉可替代人工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