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凑热闹似的在8月份和9月份推出了弧形屏幕的电视机,强调观看的舒适性和清晰度。而有意思的是,根据虎嗅网近期对100位有
意购买互联网智能电视用户的问卷调查,在用户关心的十大指标里,排在第一位的是电视机屏幕尺寸与清晰度,价格因素排在第二
,互联网视频内容的丰富程度只排在第五。这也许是外资彩电品牌的一丝希望所在。
战术
低价低价还是低价
十几年前,长虹倪润峰、创维黄宏生、TCL李东生纷纷祭出价格战,动辄降价20%,直接拉低了整个彩电行业的利润率,但却使
得这三个品牌占据了当年的半壁江山。江湖还是那个江湖,这一轮互联网智能电视大战实质上仍是低价比拼,而且是一个比一个低
。
有彩电制造行业人士指出,目前46—50英寸的液晶面板,如果是百万片以上的大单采购,单片价格可压到千元以内,否则每块
液晶屏幕的价格就要1500元左右,加上电子元器件及智能模组,这个尺寸段的一台所谓的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出厂价将不低于2000元
,此外还要加上后期各种费用,每台出厂
成本价接近3000元。如果以此为标准,此轮各个厂家推出的各款互联网智能电视产品均可以算作是“性价比极高”,其中创维
—阿里巴巴的酷开、小米以及乐视更是以成本价甚至亏本价开卖。那么他们靠什么来赚钱呢?
“硬件利润微薄,就只能靠服务和视频节目去赚钱”。消费电子行业资深观察人士梁振鹏指出,这也是互联网思维带给彩电行
业的一大冲击,靠低廉的硬件去卡位,吸引消费者眼球,扩大用户基数,然后通过后续的视频节目收费来实现盈利。乐视此前也多
次阐释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包括向用户收取视频节目年费、向广告商收取贴片广告费。
>>解剖
乐视、小米真的便宜吗
作为真正挑起这一轮互联网智能电视大战的始作俑者,乐视宣称颠覆行业的低价引来不少吐槽。60英寸的乐视超级电视,售价
6999元,除了490元一年的视频节目年费之外,加上499元的底座和280元的遥控器,合计需要8268元,与同尺寸的其他品牌相比并
无明显的价格优势。小米电视也同样如此,小米47英寸售价2999元,与三星、创维、长虹等同类尺寸产品价格差距不大。
乐视、小米真的便宜么?10月15日,首批3000台小米电视只用了1分58秒的时间就被一抢而空,乐视150台超级电视S50工程纪
念版也只用了8秒就售罄。网上有人质疑小米涉嫌制造抢购的假象,媒体则开始抨击小米饥饿营销手法。实际上,当一件商品处在
缺货状态,很难抢购到手,那么再低的定价除了博人眼球之外,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战因
互联网企业争抢第四屏
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电视机成为互联网企业抢用户抢流量的第四块屏幕。在互联网企业看来,每年新增销售将
近5000万台,并且是每个家庭客厅中心的电视机,是又一个优质的流量入口。
小米创始人雷军就表示,他做电视是为智能手机服务的,让电视成为手机的另一块屏幕,因为他判断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最重要
特征是“用手机联接世界”,而小米做电视的初衷也是缘于手机的中心地位,“如果把智能电视看做是智能手机的屏幕,那么电视
市场会在未来几年成为巨大的市场。”雷军认为,电视屏幕可以像大号手机屏幕一样,除了看视频,还可以下载和安装各种APP,
玩游戏、阅读、上网、购物等,比如游戏就可以有收入,不过这要依赖小米电视卖出足够多的量。
爱奇艺CEO龚宇则透露,2011年12月份的爱奇艺移动终端的流量占总流量不到3%,去年12月份的时候,已经占到了25%,今年3
月的时候占到了33%,9月2号那天移动终端的流量大于50%。移动终端涨得太快了,目前互联网电视终端流量占比不到1%,但是按照
移动终端这个规律,他对互联网电视终端流量增长充满信心。
战地笔记
互联网智能电视看上去很美
目前互联网智能电视行业这种各方利益角逐、乱战迷局的现象,也只有在国内才能出现,在海外根本不是这么玩的。这中间的
原因包括国内三网融合进度缓慢、视频网站野蛮生长、版权意识欠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