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信设备行业2012年深陷亏损不能自拔的严峻形势下,一年后即将发放的中国4G牌照,将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们的拯救者。
11月13日,诺基亚西门子(以下简称诺西)CEO苏立(Rajeev Suri)高调访华。他此行的最重要行程之一,就是拜会工信部以及中移动的领导层,游说中国加速发放TD-LTE牌照,并给予诺西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此之前,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 Vestberg)也于9月8日飞抵中国,在为时5天的中国之行中,频繁拜访了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领导层,其希望则与苏立如出一辙。
这只是下半年以来,国际电信设备商在中国展开4G游说潮的折射缩影。
在业界,一个共识已经逐渐成形:在全球性经济持续低迷,运营商投资放缓,导致电信设备行业2012年深陷亏损不能自拔的严峻形势下,1年后即将发放的中国4G牌照,即将如同好莱坞大片中末日英雄一般,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们的拯救者。
青黄不接
“当前,无论中国公司还是外资巨头,所有的电信设备厂商都希望,中国能够尽早发放4G牌照。”11月15日,一位外资设备厂商员工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其原因在于,如果没有4G发牌刺激市场,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们将难以改变在寒冬中苦熬的现状。
多年惨烈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让当前的电信设备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全球主要的供应商只剩下爱立信、华为、阿尔卡特朗讯(下称“阿朗”)、诺西,以及中兴通讯5家。但在2012年,5家公司都无一例外处境艰难。
让所有厂商都进退失据的,是整个全球电信市场的疲软。过去10年来,电信设备市场规模一直没有明显增长,而受困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衰退,各国运营商近年来更进一步收缩了投资建网的规模。而在此时,全球大规模的3G网络都已经完成建设,4G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等米下锅的设备厂商们不得不面对青黄不接的市场尴尬。
“全行业正面临艰难时刻。”今年7月,卫翰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是爱立信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在2G领域的投资正在不断减少,这对爱立信的利润产生了影响。”卫翰思称,“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太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我们的利润。”
爱立信财报显示,在2010年第二季度,爱立信的利润增长了154%,2011年第二季度增长了66%,而在2012年的同一时期,这一数字降低了64%。
紧随爱立信之后的华为,上半年只实现了87.9亿利润,同比下滑了22%。
自2006年成立以来,诺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2012年第三季度,诺西终于赢得表面性的业务扭转,实现1.82亿欧元的盈利。不过,为此诺西已经实施了大幅的业务裁减,并进行四次裁员,总人数超过26000人,在2011年11月高达17000人的一次性裁员中,甚至大中华区总裁也被迫离职。
而且,在业界看来,诺西目前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但在欧美高端市场,诺西却仍面临挑战,比如第三季度诺西在欧洲的收入就下滑了15%。因此,诺西能否继续保持回升势头,仍需要取决于4G时代的市场争夺。
在第三季度,中兴通讯也迎来了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亏损。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5.01%,但利润却净亏17亿,同比下降了259.14%。
日子最悲怆的当数阿朗。在今年第三季度,阿朗净亏损1.89亿美元,在此之前,阿朗第二季度也巨亏3.08亿美元。在巨大的财务压力下,阿朗此前已经宣布5000人的全球裁员计划,11月初更创下自1989年以来的股价新低。
4G蛋糕
自2010年来,由于无线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各国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压力急剧增大,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就曾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移动等国际主流运营商的数据流量正以每年300%的高速增长,这逼迫运营商转向4G以扩充网络的承载能力。
因此,许多曾经表态“短时间内不上4G”的国际运营商都纷纷调头,目前,全球已有101个国家和地区的338家运营商开始LTE商用网络部署。根据预测,未来2-3年将成为全球4G网络商用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此过程中,中国市场被设备厂商们寄予期望。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通信市场,可以容纳3家4G运营商以及数亿的用户,但目前仍然没有开始启动4G商用。
“因为频率与覆盖等原因,三大运营商4G基站数量至少会达到3G相近的规模。”一位设备厂商人士说,“以中移动为例,目前中移动已经有75万个2G基站,24万个3G基站,2万个TD-LTE基站,预计到2014年底,其3G基站将超过40万个; TD-LTE基站则将达到3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