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专访上海新时达:靠挖人做不好机器人
[发布时间]:2016年6月27日 [来源]:OFweek机器人 [点击率]:3513
【导读】: 2014年上半年,新时达(002527)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9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7.86%,研发项目以机器人和运动控制为主。2014年上半年,新时达的机器人及运动控制类产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

  2014年上半年,新时达(002527)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9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7.86%,研发项目以机器人和运动控制为主。2014年上半年,新时达的机器人及运动控制类产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4.24万元,毛利率38.89%。
  长城证券预计随着公司市场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机器人新产品的推出,2014年下半年机器人业务有望继续高速增长,乐观预计全年机器人业务收入有望达3000万元以上,同时伴随着规模效应毛利率也会有所提升。
  2013-2016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总增长高达52%,年均增长在17%左右,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2014年11月27日,上海嘉定,《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记者采访了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新时达机器人)副总经理人周朔鹏,他带着记者参观了新时达的机器人车间—一排排的成品机器人,有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等。
  新时达机器人,是新时达(002527,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子公司。它是机器人产业的新锐,其参与了海立集团的钣金车间自动化改建,与海立集团有很多合作。
  在周朔鹏看来,能如新时达一样完整设计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国内少见,一把手就可以数过来”,他认为只要能做好系统就可以在这个行业立足,而做好系统必须要有自动化方面多年的积累。
  对于上海机器人产业,他认为由于上海的产业成本较高,只能定位高端机器人,避免与国际品牌的直接竞争,在足够大的市场中找到合适的细分行业,但一定要抓住目前的窗口期。

  国内“货真价实”的机器人企业不多
  上海经济评论:国内机器人企业很多,这个行业市场怎么样?
  周朔鹏:首先对市场有很多人理解得不透,有人说有太多的公司想要做机器人,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在拼装机器人,甚至连拼装机器人都不能算,更多的还是在做设备集成。最近,央视的一档节目,他们的资料说中国有480多家涉足机器人的公司,我觉得如果真有480个公司还是蛮好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机器人很热,当时,他们也有近两百多家涉足机器人的公司。我是觉得这是好事,有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在做这个产业,还有更大群体在关注这个产业,这些人都在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讲是巨大的利好。在很多力量共同的推动下,一个产业更容易成熟,但最后留下来的企业一定是有技术储备、技术创新的公司,就像现在的手机产业。
  大家也会说,有这么多家公司参与到这个市场,会不会像太阳能那样很快产能过剩,我认为不会,太阳能产业只要有钱买设备,就能加工制造这个东西,这和机器人产业不一样。机器人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你得有人去研发,还要有技术的积累和沉淀,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还得有钱,这是个需要投入很大的产业。国内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就很少很少了。
  中国有钱的公司很多,但是他有成熟研发团队吗?另外他的主业是做驱动、控制类产品的吗?研发机器人需要产业基础的基垫。这就形成了行业门槛。所以现在有很多公司在投钱做机器人,但真正取得成果的不多。所以不单是钱的问题,如果仅仅靠钱就能砸出像样的机器人产品,那就真会出现风能、太阳能的局面。有技术积累还可以贷款,可以融资,但是人才和技术经验的积累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速成的。
  新时达从1990年代开始一直在做驱动和控制产品。这样的公司在国内是比较少,所以,新时达做机器人是产业能力的顺延。机器人的软件、控制器、驱动器以及本体等核心部件,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上海经济评论:中国机器人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步的?
  周朔鹏:国外机器人发展四五十年了,他们1990年以后进入中国市场,基本垄断了中国的市场。2007年国家863计划支持奇瑞做机器人,他们最早的机器人我参与了,后来,在奇瑞三焊车间使用的第一台奇瑞自己的机器人就是我参与研发的,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还有埃斯顿的王博士。那时做机器人在中国还是个非常新的话题,熟悉这个产业、进入这个产业的人当时非常少。从2009年之后,国家开始重视这个产业,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国外感受到产业空心化问题,提出了很多制造业回归的想法。今天,国外的机器人产品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就像一个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小孩子,你刚开始走路就面对着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但是好在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国外的机器人即便是在中国的销量很大,去年世界机器人组织IFR的一个数据说,中国新增三万多台机器人,但是,三万多是不足以填满中国市场的。所以我们在机器人产品的推广过程中,国内对手很少,都是直接面对国外的竞争对手的。

  机器人最核心的是软件
  上海经济评论:量大还是不大呢?
  周朔鹏:这个量不大,就算是ABB,2013年也就四五千台。201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也有一个数据,说国产机器人九千多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全都算进去,是这样一个数据。中国国产的九千多台机器人绝大多数在低端市场上,国产高端的机器人产品并不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