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6月25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打造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6—8个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到2016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到2020年达700亿元。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就是东莞市重点打造的产业园。记者从东莞松山湖管委会了解到,该基地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领衔,各项工作已在稳步推进,基地将实行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
据了解,李泽湘孵化的大疆科技,作为全球顶尖的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商,已经与松山湖正式签约,将启动松山湖总部计划,建设全球研发和销售中心。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研发无人机等产品,2013年销售额已达8亿元,今年估计将达18亿。
顺德7月初发布的《“机器代人”计划》提出,通过计划推动区内制造企业加速采用工业机器人,同时又拉动区内机械装备产业产值,力争在5年内产值达到3000亿元,成为珠三角西岸机械装备产业带核心区。
据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统计,2013年深圳工业机器人产值已达200亿,机器人产业已初具规模。今年7月,深圳市进一步提出以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国内一流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广东省经信委2014年主要工作计划之一,就是“在珠三角地区规划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重点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打造10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并以此为依托争取再创建1-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
“一直以来,珠三角装备制造业都不强大,现在把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在我们特定的产业,是我们转型升级很大的一个契机和机遇,意义重大。”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生产产品上升到生产装备,就站在了产业链的顶端,能够更加贴近核心技术。“这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这一跃做得好的话,那么我们制造业就非常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