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产组织。
通过建设产品的核心件,关键件、终端件等具有门槛工艺的生产线,抢占制高点,要抓住电动汽车隔膜、正负极材料、充电设备、智能化管理感应芯片、智能电网的智能调度、控制装备等关键产品,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出理念,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抓住关键工序进行分工,掌控市场和产业关键生产领域的主动权,构建有序高效的产业链集群。
(五)物流组织。
建立高技术含量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全球物流购,供应组织体系。根据国内乃至全球资源分布状况,形成由我们主导的、符合各国和相关地区资源特点进行产业分工和配套物流供应,建立便捷、智能和低成本的配套供应组织体系。
通过上述五个组织的实施,规划一个吸纳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先进理念和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化组织方案,建立一个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的新型科技先导产业,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坚信,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苹果发展思路。
我们所创立的鸿源控股公司从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创新产业战略利益出发,结合自身对科技产业和汽车工业的了解熟悉,以鸿源美国公司为载体,对全球相关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跟踪分析,对全球该领域的研发成果、制约瓶颈及关联技术进行了整合研发,自主创新,定向攻关,取得了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鸿源科技从2006年在国外通过研发整合光学显示,智能控制、水循环利用及污水处理和节能储能等四大前沿技术,拟用于三大中心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把新能源贮能技术延伸用于解决制约电动汽车关键瓶颈技术。
同时,结合电动汽车发展的诸多领域和环节,提纲挚领地运用智能电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北斗定位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2009年形成了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及六项基本专利申请技术课题,2010年初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五项实用和发明专利。
在整个方案中,通过隔膜技术的突破,提高单体电池的效能,采用物联网感应技术,对电池安全和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达到对单体电池智能化、信息化基础管理。通过单体电池串、并联构成的动力电池组,达到满足续行能力要求;采用物联网感应技术,对动力电池组实现信息化综合管理。通过物联网,北斗定位和电子信息类技术,对动力传动一体化进行智能化系统管理。通过采用便捷和经济适用的车电分离方式,规避了快速充电的技术,成本及接口标准不统一的难题。这一举措为产业分工、专业化生产、定向投资和实用经济奠定了基础。通过智能电网有效适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电网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来源,极大地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耗能和用户使用成本;与加油站建立互动互补的充、换电网络体系,为电动汽车的便捷和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这一系统方案,为解决电动汽车发展节能、环保安全、经济适用,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它将根本解决电动汽车目前的技术瓶颈,全面实现节能环保安全经济适用的目标,使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走出世界前列,实现新的跨越。
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还只是尝试和探索,但是如果能够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和扶持,相信必然产生极大的效果,甚至有可能突破我国电动车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确保我国电动车发展计划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