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培育和发展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随着仪器仪表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小型巨人企业,在量排行靠前,而且电磁参数测量仪表、安装式仪表的生产规模一直处于全国排行第一、第二的位置。水表也是全国大省,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宁波,被喻为水表之乡。
3.培育和发展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随着仪器仪表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小型巨人企业,在行业中发挥了主干支柱作用。根据50家样本企业统计,工业总产值超5亿元企业11家,其中5-10亿元6家,10-20亿元3家,中控科技和舜宇集团分别达28.13亿元和27.92亿元。利润总额超亿元7家,其中超2亿元3家舜宇集团达3.04亿元。出口交货值超亿元企业6家,其中舜宇光学居首位,达9.22亿元。杭州海兴居第二,为4.72亿元。以上数据比“十一五”已有了较大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中型企业如宁波永新光学股份、天信仪表集团,特福隆集团、龙飞集团、苍南仪表,炬华科技等企业正在快速发展壮大。
4.外向型经济积极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根据“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引进了一些高层次人才,聚光科技就是由海归人员创办、汇集了国际知名学府科技、管理精英而发展起来的典范;引进了一些关键技术装备。许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了产品出口,还有一些企业在国外办厂和建设生产基地。如华立仪表已在泰国、印度、阿根廷、乌兹别克等国建立电能表厂,还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杭州海兴电力科技先后已在国外建立六家电能表生产厂。舜宇光学在韩国投资合作建了光学仪器厂,正泰仪表以技术出口帮助委内瑞拉建设电能表厂等。在境外投资办企业,产品就地就近销售,进一步拓展了营销渠道,扩大了出口市场。
(二)存在问题
1.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产品档次总体偏低,一般传统产品比重较高,智能化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自动化现场仪表多数未能很好融入省内各家控制系统产业链,地区自配率低。
2.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薄弱,除骨干企业外,许多中小企业技术投入少,技术力量簿弱,技术创新能力更差。当前,现代化仪器仪表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光、机、电的框架,而向着智能化、计算机化、网络化、集成化发展。由于缺乏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的支撑,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行业中小而弱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通过这些年的较快发展,虽已形成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型企业,但还有许多企业小而不专,小而不精,既小又弱,缺乏活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差。行业中小、弱、散的矛盾依然存在,企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在省市同行业中的产业竞争力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浙江省仪器仪表有了较快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具有相当技术基础和经济规模的产业。总体技术与国际水平尚有相当差距,自动化控制系统、激光气体分析系统、部分自动化仪表和光学仪器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电能表和水表则具有全国规模优势。在全国仪器仪表经济总量各省市排名中,浙江省由最早时第十八位到改革开放前的第七位,新世纪开始上升至第三位,2010年又上升至第二位(见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各省市排名表)。从表中新产品产值一栏中也可以看出,我省新产品产值的绝对值(229.41亿元)在排名前十的省市中最高,我省仪器仪表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41.86%)在排名前五名的省市中,占比最高,且最近几年的增长幅度也高于其他省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省仪器仪表行业在新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但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较大,与经济总量居首位的江苏省相比,江苏仪器仪表企业只比浙江多3家,而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都比浙江高一倍以上。根据前两年资料,在企业销售规模、利润规模、人均销售收入、利润率等,我们与江苏、北京、上海都也有较大差距。
2010年全国仪器仪表主要经济指标各省市排名
注:以上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省市
三、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趋势及战
仪器仪表是信息化的源头和组成部分,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控制的手段,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先导性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工业、农业、交通、科技、保、国防、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倍增和拉动作用,尤其在现代技术装备中,更发挥着神经中枢的作用。不久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中,就包含自动控制系统和高档精密仪表,其它各项新兴产业与仪器仪表也都密切相关。随着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绿色经济、自主创新、两化融合、智能化制造的发展。将有力推进仪器仪表需求和技术的上升。“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