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消费电子 > 正文
智能音箱的生意,做到头了?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日 [来源]:智东西 程茜 [点击率]:3315
【导读】: 7月上旬,羊女士在随手把玩民宿房间的智能音箱时,发现音箱摄像头悄悄拍下了她及其他房客的视频监控画面。事件一出便引起众议,连续多日冲上微博热搜。  经调查,涉事的小度智能屏普通用户版实则无辜,视频录...

  2、价格稳定,没有渗透空间
  除了被巨头玩家垄断外,智能音箱的价格区间趋于稳定,也导致这一市场难再出现变量。
  目前,阿里巴巴、小米、百度带屏音箱的价格都稳定200-1000元不等,无屏音箱则都在500元以下。海外市场,苹果、亚马逊、谷歌的智能音箱都集中在700元左右。
  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告诉智东西:“早期,智能音箱市场真的太卷了,这也洗刷掉了一部分玩家。”在智能音箱普及阶段,各路玩家为抢占市场掀起一波降价潮,早在2018年,小度、阿里天猫精灵等国内品牌已经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将售价将智能音箱售价压到百元以内,京东和科大讯飞联手打造的叮咚TOP智能音箱更是将价格从399元降至49元的超低价。

▲叮咚TOP智能音箱(图源:太平洋电脑网)

  现任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SLG)总经理、小度科技CEO的景鲲,曾在2019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们通过一定的补贴,能够让这个产品门槛降低,从一线到六线全打穿,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都能接触到这样的产品。”
  各种补贴之下,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许多体量不及科技巨头的玩家只能被迫退场。甚至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18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态:“不再跟进智能音箱赛道。”
  而当消费者对低价智能音箱习以为常,巨头玩家也难以推出能让消费者愿意买单的高价新品。

  3、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走过加速普及期,智能音箱赛道正迈向下一个阶段。思必驰IoT产品总监任毫亮告诉智东西,目前,不论是带屏音箱还是无屏音箱,在用户对于音质的需求以及部分语音交互功能的实现上,都已经基本满足用户需求,智能音箱市场也已经基本饱和。
  市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1年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同比收缩,但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之下,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5%。
  其中带屏智能音箱出货量保持增长,市场份额提升至39%;无屏智能音箱市场也加快升级步伐,通过音质、连接及产品外观等方面的提升积极拓展中高端市场布局。
  回想2014年,亚马逊推出全新硬件品类Echo,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传统音箱,带动了智能音箱的火爆热潮。
  当年声势浩大的智能音箱,怎么就哑火了?

  02.
  被边缘化的智能家居入口
  为什么智能音箱涨不动了?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来回顾下,当初智能音箱是如何火起来的。
  起初,智能音箱被看好两个特点:语音交互和智能家居入口。
  彼时,智能家居的交互方式都是触控、遥控器等,搭载了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进一步丰富了智能家居的交互方式,使得各大厂商对其寄予厚望。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告诉智东西:“相比于(此前曾被认为是智能家居入口的)路由器等,智能音箱与人的交互性更好,因此它作为智能家居入口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2014年亚马逊发布的Echo智能音箱

  因此,巨头玩家看中的并不是智能音箱这一新型产品,而是其背后庞大的物联网市场。
  2019年1月,小米启动了“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智能音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唐沐在当时透露:“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很重要的操控入口之一。”
  同年9月,百度CEO李彦宏说:“智能音箱本质上是一个人工智能助理,它的发展方向并不是长得越来越像人,而是越来越能够帮助人、服务人。”这也印证了百度的打法是先从语音交互入手,不断打磨、完善智能家居生态。直到2021年3月,小度推出了围绕智能音箱的小度智能中控屏、教育平板等多款生态硬件产品,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生态系统。
  三巨头之一的天猫精灵也这样认为,阿里巴巴副总裁、IoT业务创建人陈丽娟说:“智能音箱并不是一款独立存在的硬件,而是能对场景进行智能化升级的设备。”因此,智能音箱并不会独立于其他智能设备而存在。
  然而近十年过去,智能家居的品牌、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智能音箱并没有真正站稳智能家居入口的核心位置。
  前些年的智能音箱混战,致使智能音箱已趋于普遍,价格不再是影响普及率提升的核心因素。当一个家庭拥有多台智能音箱后,除非产品发生故障,否则消费者很难再有动力去购买新的智能音箱产品。
  那么,为什么智能音箱产品越来越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拆解。
  首先,智能音箱使用频率不高,不易损坏,迭代功能难以激起用户的换新需求。任毫亮告诉智东西,智能音箱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市场容量不如手机,且每天放置在家里,损坏率较低,用户也不会每天盯着它看,因此不需要去购买新款来获得满足感。
  其次,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角色被进一步淡化。“这些年的发展说明,智能音箱成也AIoT,败也AIoT。”曾德钧说,“基于物联网逻辑做智能音箱的玩家都会遇到瓶颈——就是“端、网、云”所形成的物联网生态瓶颈。”
  AIoT往往需要通过物联网产生、收集来自不同维度的数据,然后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处理,实现万物互联。
  “智能音箱只是这个生态的一个端,当这个端没有物联网生态的支撑,基本上是活不下来的,这也是智能音箱经过一阵狂热之后只剩下一两家的原因。”他说。智能家居入口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角色,却成了智能音箱玩家发展的分水岭,这也是智能音箱国内三巨头的成功关键。
  除了智能音箱外,语音交互技术的载体还可以是开关、电视、空调、洗衣机等任何家电设备。而随着全屋智能方向趋火,单体的智能设备不再是智能家居场景最理想的方案,未来,多入口、无感交互、主动智能服务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后,“智能家居入口设备”将是“伪命题”。
  任豪亮认为,从用户角度来说,智能音箱需要考虑的是能解决用户什么问题,而不是它能不能作为入口。在家庭中,用户需求以空间、场景为单位的,不同空间所需的交互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智能音箱具备的语音交互以及带屏音箱增加的触屏交互功能,在某一空间中能够找到其特定的使用场景。这也就是小空间里的中心化和大空间的去中心化。
  第三,智能音箱的基础功能还存在很多局限性。为了追求高性价比,很少有品牌会在智能音箱的音质方面做到媲美专业级音箱的水平。“它与内容的可连接性、与人的适配性、音质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曾德钧说。
  搜索易用性方面,他举了个听音乐的例子:“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一个歌迷能记住某一歌手的歌曲名字在10-30首之间。”这意味着,用户很难记住自己想听的每一首歌曲的名字。此时通过语音交互来搜索歌曲的方式,可能要比在手机或电脑上打字搜索更费事儿。
  再者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身的成熟度问题。目前,还没有一款语音助手做到严格意义上的“高智商”。
  一位购买了10余款小米IoT产品的小米发烧友用户告诉智东西,2020年,他购买了小爱同学、小米电视、小米智能猫眼、扫拖机器人等多个产品,初衷是想打造一整套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但智能音箱经常出现听不懂话、反应慢的状况,还不如用手机控制来得方便。现在,他跟小爱同学的常规互动,只剩下听音乐、定闹钟、问天气等这些比较死板的语音控制指令。
  总体来看,智能语音助手,是智能音箱的交互中枢;但智能音箱,却已经不是语音助手的唯一载体,也不是智能家居入口的终极形态。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