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制裁下,华为过去两年始终将“活下来”定为公司发展目标。今年,华为终于有所调整,目标方向不变,但在前面增加了一项要求:高质量地。
“过去面临的困难在今年没有减少,外界环境的变化又带来更多的困难,比如,地缘冲突、全球疫情、全球通胀、大宗商品涨价等,但华为依旧寻求有质量地生存。”在4月26日召开的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以坦诚的姿态表露决心。
当日,胡厚崑对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详细回应终端业务调整、云业务规划、智能汽车业务发展以及军团作战等外界关注话题,从多个细分业务板块阐述华为要如何有质量地生存。
在外界看来,过去一年,华为看似发展还不错,尽管销售收入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5年来首次下滑,净利润却高达1137亿元,同比增长75.9%。
但在业内人士眼中,华为的情况不容乐观。华为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当期有一笔金额约608亿元的“其他净收支”,业界普遍分析认为,这笔不菲的收入是华为净利润大涨的主要原因,当中应有出售荣耀所得收益。
靠剥离业务与资产获益,自然称不上有质量地生存。2022年,华为要如何调整?胡厚崑在会上给出答案。
在胡厚崑看来,眼下华为业务结构更多元,每一块业务都要肩负起“打粮食”重任,低质量交易需要被停止,“如果不能实现有质量地发展,就会面临关闭”。
终端业务:绕开芯片难题再战
芯片断供后,华为会自建工厂参与芯片制造吗?近两年,华为多次被问到这个问题。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再次重申,华为没有自建芯片厂的打算。
“过去两年,因为芯片短缺,手机业务出现重大下滑,这对消费者和华为来说都是很大的遗憾。但这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思考终端业务。”胡厚崑表示。
近日,华为终端业务祭出“B”计划,消费者业务更名为华为终端业务,未来,华为终端业务将全面覆盖消费产品和商用产品两大模块,消费产品继续聚焦服务大众消费者,商用产品则专注于服务政府及企业客户。
华为将开拓商用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产品品类,“1+8+N”中的“8”和“N”迎来扩容。
在封锁未见松动的情况下,华为终端一直在重塑生态,拓展纵深。一方面,终端在持续拓展产品矩阵;另一方面,还将目光从硬件转向全场景软件生态,加大“鸿蒙+欧拉”投入。
从“PPT操作系统”“安卓换皮”等质疑声走来,鸿蒙操作系统正变得越来越“丰满”:截至2021年年底,鸿蒙系统装机总数已经超过3.3亿台,其中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数已超2.2亿台,鸿蒙智联2021年新增生态设备发货量超1亿台。
4月26日,时代周报记者探访华为HarmonyOS实验室看到,在这里,只要用华为手机“碰一碰”“靠一靠”,就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操纵抽油烟机、健身器材、料理机等,无需下载任何APP。
按照华为的计划,目前并未打算在海外推出该系统。
云业务:缩小与头部的差距
云业务被称为华为的“第二增长曲线”,华为云2021年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34%。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云业务有一个高度抽象的概括:华为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客户可以在这块“黑土地”上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
过去几年,华为云服务快速发展,推出各种创新应用,比如软件开发、数据治理、AI开发等系列云服务。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增长45%,总计达到274亿美元。其中,阿里、华为、腾讯、百度4大厂商占据8成市场份额,阿里云以37%份额继续领跑,华为云凭借18%份额紧随其后。
同时,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华为云排名全球第5,市场份额为4.61%,仅次于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和谷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