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六次审议大会提交《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这是中国首次就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问题提出倡议,也是《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框架下首份关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问题的立场文件。这是中国因应国际安全和新兴科技发展形势、积极引领国际安全治理进程的又一重要努力。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在军事领域,随着无人机、无人艇、机器狗等无人作战平台的出现,人工智能的强大赋能作用崭露头角,各国纷纷布局加快人工智能军事应用。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尚存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对国际安全、战略稳定、治理规则、伦理道德等产生复杂影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向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主张秉持负责任态度,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风险防范,推动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领导人明确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明方向,更为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供了基本思路、贡献了中国智慧。
推动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率先践行者。2019年以来,中国先后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文件,明确了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行动指南。中国发布《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明确提出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挑战。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问题讨论,推动各方达成11条指导原则。今年5月,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期间,主持召开“新兴科技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阿里亚模式会议,推动安理会首次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问题,为国际社会探讨新兴科技全球治理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主张,各国尤其是大国应本着慎重负责的态度在军事领域研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不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人工智能军事应用不应成为发动战争和谋求霸权的工具,不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危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安全;应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原则,确保相关武器及其作战手段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避免误用恶用和滥杀滥伤;应确保相关武器系统不脱离人的控制,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控性;应加强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研判,降低扩散风险;应建立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这些主张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维护人类福祉,坚守公平正义,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等个别国家将人工智能军事应用视为维护霸权和军事优势的工具,不断以意识形态划线,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拉拢盟友搭建歧视性小圈子,大搞封闭排他、冲突对抗,企图人为设置科技壁垒阻挠别国发展。美国一些政客在各种场合公然煽动所谓“民主国家”对抗“技术威权主义”,企图拼凑所谓“科技民主国家集团”,遏制他国科技发展。美国一方面自诩“负责任”使用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却频频制造无人机杀害平民事件,这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这种霸权主义、唯我独尊行径,只会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向邪路。
坚持胸怀天下、智能向善,才能真正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处于智能化时代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促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同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走向造福人类的正道。
(敬请关注微信订阅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