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上汽集团和海尔集团签署了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最新协议,将在智能驾驶和轻量化材料开发等领域展开合作,并成立一个基金投资智能制造等领域。根据周四签署的协议,海尔还将投资上汽集团的一个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子公司,不过知情人士没有透露任何财务信息细节。至此,国内的家电巨头们海尔、美的、格力、长虹、海信、TCL已悉数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据电动知家消息,今年3月初,TCL创始人李东生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公司未来没有考虑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但会在新能源车载相关产品上发力。TCL创始人李东生向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容不下那么多参与者,过程中相当大比例的企业会被淘汰。李东升说道:“我们已经组建了新型车载产品部门,这些业务已经得开展起来,我们会搭上新能源汽车的列车,但我们不去造车,会成为新能源汽车关键器件的提供商。”
2021年3月1日晚间,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921,海信家电)发布公告,拟以每股256日元的价格认购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日本三电)定向增发的83,627,000股普通股股份,总认购价约为214.0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3.0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海信家电将持有日本三电约75%的表决权,成为日本三电的控股股东。日本三电控股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在全球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车载空调压缩机2019年全球销量占有率排名第二,其开发的新一代电动压缩机、综合热管理系统和汽车空调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大量应用。
海信家电在公告中称,当前汽车正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及电池快充技术迅速普及。本次交易完成后,海信家电将以三电控股为核心公司拓展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产业,实现本公司产业拓展,并通过技术、供应链、人才和生产制造等资源共享,增强三电控股的盈利能力。
2021年1月17日据媒体报道,美的机电事业群提出进一步深入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此外,另一业务部门智能家居事业群也正在深度展开与新能源汽车的深度合作。美的表示,未来将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美的集团现有的五大事业群业务板块中,机电事业群、智能家居事业群两大平台,相 继完成对电机、电控和压缩机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涉及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车载系统远程控制智能家电、辅助/自动驾驶技术等等新能源汽车多业务、多体系布局,同时还在布局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系统。
2020年4月,美的收购合康新能时,就被外界猜测这一“500强”家电企业意欲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合康新能被美的控股后,被并入原机电事业部并升级为机电事业群,实现集团内的组织变革、升级。
而另一家电巨头格力电器早在2017年就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知家了解到2017年2月21日,格力电器公告表示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珠海银隆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电动空调、充电设备等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此次合作的达成意味着珠海银隆将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内另一老牌家电龙头企业四川长虹,早在2016年的“长虹2020发展战略”中就提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的机会,“拓展全新领域的产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开展研究,寻找业务机会。探索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及应用等全新产业机会。”据电动知家了解,长虹除了在动力电池上和汽车电子等硬件上,长虹还与多家研究院所和高校合作,开展无人驾驶、云服务、车联网等前沿软件领域的研究。
2020年12月31日,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四川绵阳市高新区签署新能源电池项目合作协 议,将在绵阳市建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根据协议,该项目拟投资19.5 8亿元,致力于研发生产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低速车、平衡车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产品,着力打造高品质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长虹控股在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多品类多基地+前沿技术平台的布局,在中国电池行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电动知家了解到其碱锰电池产销规模位居全球前6位、中国前3 位,已成为全球碱锰电池增长最快的企业;同时在锂电多项细分领域,掌握前沿技术。长虹控股公司董事长赵勇表示,新能源产业是长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长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加速转型发展。
如今, 家电产业利润越发微薄,家电企业也纷纷从家电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跨界,或有意进一步在规模和利润上寻求突破。 从家电企业破圈发展的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比如从终端向上游半导体显示领 域扩张。二是生态链的横向拓展,比如实现从硬件到内容服务的布局。三是结合5G、IoT等技术,做相关多元品类的扩张,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
对于家电企业的破圈发展,业内人士分析,现在家电巨头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向科技企业转型,具体体现方式就是业务上破圈发展,目前来看更多还是探索性布局,成功与否需要看新赛道的拥挤程度和企业自身能力资源是否匹配。需要注意的是,大型企业转型不能拐急弯,跨界多元化不能贪多求大,尽量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做一些有关联性的前瞻性布局。
虽然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几年发展迅猛,但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1.75%,但增速极快——比上一年增长近三成。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