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充电设施明年将超2.6万个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肖家豪 吴笛)如今,厦门街头的电动汽车、电动货车已经十分常见。大量的新能源车,对充电设施也提出了较大的需求。记者了解到,充电桩建设在厦门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的充电站达294座,覆盖岛内外6个行政区域。截至去年底,全市充电桩密度已经位居全国之首。此外,一些物业、居民也在小区车库建设私人充电桩。然而,充电桩行业仍然存在一些痛点。比如,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插电口可能不一样,导致一些车主无法使用公共充电设施。此外,一些物业担心用电安全不配合,导致居民无法安装充电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现状
建成公共充电桩约4500根 “快充”电枪占了大多数
今天上午,记者从厦门市停车产业协会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份,厦门已建成公共充电桩约4500根(含公交专用桩),其中交流电充电桩有800多根,其余为直流电充电桩。
据悉,直流充电枪可以给车辆快速充电,最快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充满电;而一些物业、居民自己在车库安装的多为交流充电枪,充电速度较慢,充满电需8个小时到10个小时,车辆充电一晚上,第二天就可使用。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年底,在国网厦门电动汽车、厦门闽光电气实业公司等共同推动下,全市充电桩密度已经位居全国之首。
根据厦门新能源产业相关规划,到2020年,厦门全市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6万辆以上、建成固定充电桩及移动储能充电设施2.6万个以上,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问题
不少车主想在车库装充电桩 但一些物业不配合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为了使用方便,多数消费者都希望能安装充电桩,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
厦门汉唐创宏比亚迪4s店的售后经理林亦清说:“几乎每个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都想安装充电桩,但一些物业公司配合度不高。”他介绍,他们店平均每个月要帮七八名客户安装充电桩。目前,车主若想在车库安装充电桩,一般只要经过物业同意就可以安装,但是因为物业不配合导致无法安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物业公司给出的说法都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数消费者甚至包括部分相关行业内的人士都不知道申请安装个人充电桩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物业主任坦言:“我们也想给业主方便,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归哪个部门管,我们也不敢随便开这个口,万一发生安全事故怎么办?”
不同品牌插电口不一样 导致部分充电桩“形同虚设”
林先生在小东山社区经营一家蛋糕店,今年年初购买了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虽然是混合动力的,但是林先生平常很少用汽油,这辆车多数时间是用电驱动的。林先生在自己的蛋糕店安装了一个充电桩,每天都会给车充电。“我唯一觉得不方便的是,外面的许多充电桩充电插口跟我的车不一样,无法给我的车充电。我每天都要用车,有时候电量不足了,也只能开回店里充电。”林先生说。
曾经在多家汽车4s店工作的小何表示,电动汽车刚进入市场时,每个品牌的插电口都不一样,有不少户外的充电桩就“形同虚设”。虽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应统一充电插口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统一的进程偏慢”,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还是存在。小何说:“可能还要等到电动汽车更普及时,市场的压力会促进充电插口的改变。”
呼吁
对于私人安装充电桩 应制定一个规范流程
林亦清认为,新能源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于私人充电桩的安装,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应该讨论制定一个流程规范:通过哪个部门申请、怎么申请、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如何审核和监管,用一套可执行的流程来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露天充电桩设施 应加装防护顶棚
市民陈先生家的对面有一个停车场,里面也设有充电桩,但是充电桩设施是露天的。陈先生说:“每次下雨天或雷雨天,看到充电桩在那边总觉得有点心慌,不知道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为什么不能安装一下顶棚呢?”
记者采访充电桩行业的业内人士许先生,他说,很多充电桩设施都没有顶棚防护。户外的直流电充电桩,电压都比较高,虽然充电桩本身有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许先生呼吁,目前如果建设充电桩顶棚,会被当成违法搭盖来处理,希望有关部门能研究一下,放宽充电桩顶棚的建设。
链接
294座充电站
覆盖全市六区
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充电站294座,覆盖全市6个行政区域,其中思明区有75座,湖里区有89座,集美区有37座,海沧区有45座,同安区有33座,翔安区有1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