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变化主要源于2011年农村市场需求增加,农村市场正好是外资品牌的薄弱市场,这为国产品牌份额的提升打下一定基础。”彭健锋还表示,国内外彩电品牌市场份额保持在75:25的格局被打破,2011年第四季度,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一度跃上到84%。
2011年外资品牌也在加大推广力度。夏普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夏普在确保沿海一线城市良好销售业绩的同时,还积极扩大东北及内陆地区的销量。“夏普在原有63个销售据点的基础上,又新设41个据点。此外,夏普门店在原有7000家左右的基础上增加至10000家,以提高市场销量。”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视听数码营销公司总经理林凌杰表示,2011年松下中国市场产销量比较平稳,其中3D等离子电视销量提升明显。“受到彩电价格大幅下降影响,目前上下游企业正在积极调整,以适应现状,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安新杰指出:“2011年外资品牌中,除了索尼、夏普等销售情况不错以外,其他品牌表现平平。比如,有的品牌的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在国产品牌大幅降低终端售价时,外资品牌低端产品投放力度又不足,导致销量较少。”
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多年来,彩电行业竞争主要集中于显示技术领域。在新兴显示技术上,近年来兴起的LED背光技术、3D技术以及以内容服务为主的智能技术、云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写彩电行业竞争格局。
“毋庸置疑,LED背光液晶电视正在逐渐取代CCFL背光液晶电视,2012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创维集团中国区域营销总部市场总监王海告诉《电器》记者。林元芳也认为,2011年,在彩电能效标准实施的带动下,节能、环保LED背光液晶电视发展非常迅速,预计全年国内市场LED背光液晶电视零售规模达到1860万台,市场渗透率超过51%。
2010年,3D电视刚推出时,只有十几款型号,普遍集中在大尺寸规格上。合资品牌独占这一市场,价格居高不下,3D电视处于“有价无市”的境地。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3D电视市场格局开始变动,国产电视厂商先后进入3D领域,3D电视的屏幕尺寸也日趋丰富。
“目前3D技术是康佳中高端产品的标配。在产品布局上,康佳已经形成全线3D产品,可供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选择。”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副总经理廖黎明说。
三星有关负责人告诉《电器》记者,2011年三星所有智能电视新品都配有3D功能。另外,LED背光液晶电视中6000系列及以上产品都具备3D功能。同时,三星已推出重量不足30克的蓝牙眼镜,让佩戴更加舒适。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彩电企业已有超过200款型号的3D产品推出,几乎涵盖所有尺寸段。
在3D电视领域,目前主要分为快门式和不闪式(偏光式)两大阵营,这两种技术的竞争一直都存在。索尼、松下、三星、长虹等品牌在2011年初就3D技术达成共识,结成3D电视产业联盟,共同推动快门3D技术发展。以LG为主导的不闪式偏光3D电视也得到业界认可。康佳、创维、海信、海尔等国产彩电企业纷纷加大不闪式3D电视推广力度。快门式和偏光式两种不同技术的竞争,让3D电视价格迅速下降。彭健锋介绍,10月,平板电视中3D产品渗透率已上升到20.7%。3D电视增长的销量不仅来源于对3D越来越了解的城市消费者,随着国内厂商在农村市场“3D低价普及策略”推广,农村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捷孚凯(GfK中国)全国零售推算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3D液晶电视销量为107万台,环比增长121%;销售额为79亿元,环比增长81%。市场占有率从第一季度的2%快速上升到第三季度的12%。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对3D电视2012年的发展充满期待。据了解,中国首个3D频道于2012年1月1日开始试运行。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计划,到2015年底之前,广电总局将具备制播100个高清频道和10个3D频道的能力。“随着3D电视频道的开播,3D电视缺乏节目源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彭健锋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2011年国庆前,43英寸和48英寸液晶电视上市销售,造成40~42英寸和46~47英寸两个主力尺寸段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根据奥维咨询月度推总数据,43英寸和48英寸在中国市场取得不错成绩——43英寸液晶电视上市短短两个月,10月销量已经达到2万台,48英寸液晶电视达到3.1万台。
另外,几年前就已经出现的OLED技术,最近一段时间也重新被行业重视。不久前,索尼对外宣布,公司将于2012年启动OLED电视研发项目,并且计划在未来3~4年内推出采有禾OLED技术的彩电。目前三星、LG和京东方都在加紧研发OLED电视技术。国内外面板制造商也纷纷布局OLED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