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领域:永磁同步电机是目前主流,轮毂电机是未来方向。永磁同步电机效率高、转矩和功率密度大,尺寸小、重量轻, 2017 年前5 批推荐目录中,永磁同步电机在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中占比分别达75.86%、93.18%和81.90%,占据主导。海外车企中,日韩车企更多使用永磁同步路线,特斯拉Model3 中也将使用永磁同步电机,海外厂商选择进一步证明技术路线的合理性。轮毂电机将汽车的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有动力控制灵活、容易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等优势,但一致性校准等问题尚需改善,未来在电气化程度大幅提高的电动车上使用是明确的方向,目前各大车企处于技术布局阶段。

新能源汽车电机看乘用车放量,传统车油耗升级催生BSG 新蓝海。按照2016 年国内50.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估算电机市场目前在100 亿体量。根据2017 年4 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电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0 亿元以上。补贴退坡后,技术、成本、市场能力不够出众的企业逐渐退出,产能趋于集中,这时的乘用车放量能够为优势零部件企业带来真正的业绩弹性。传统车领域,新版油耗积分办法推动传统乘用车企业加速油耗升级,弱混BSG电机能够实现降耗8%以上,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外的重要补充。目前主流乘用车企业BSG技术储备充分,2017 年通用、本田、东风全面进入量产阶段,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
电控领域:早期业绩由商用车驱动,整车、工控、动力总成三类企业同时切入,谁能胜出取决于技术与格局。汽车电控产品单车价值量与电机产品相当,市场空间可类比。目前供应方式有三种:第三方电驱动系统提供商、整车厂自主配套、工控起家的第三方零部件商,补贴早期市场靠商用车带动,目前龙头未必是最后的龙头。与电机逻辑相同,未来的龙头存在于后补贴时代的乘用车市场。乘用车电控系统对功率密度、稳定性、寿命、噪音等要求大幅高于商用车,同时研发周期也大幅拉长,未来的龙头胜出取决于技术水平与战略格局。
电机、电控高度耦合推动总成供应,总成集成化可能是商用车领域大方向。电机、电控需要高度耦合,虽然供应企业可能出身不同领域,但殊途同归,最终留下的企业必将拥有动力总成供应能力。后补贴时代的乘用车总成供应商需要全生命周期参与研发、生产、维护,与整车厂的深度绑定成为必然。商用车尤其是客车领域市场空间有限,整车厂在零部件领域大幅投入的性价比不高,未来集成化通用底盘可能成为趋势。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