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交叉持股结构下外部股东对公司没有实质控制权,也没有太多话语权,上述合并计划仍然比较顺利地通过了。该合并,被认为是三星战略决策部门未来战略室的手笔,而非两家三星子公司董事会共同作出的决定。
|停用集团名义代表什么?
去年10月,埃利奥特管理公司致信三星,建议把公司分拆为一家控股公司和运营公司,让运营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发放260亿美元的特别股息、归还至少75%的流动资金给投资者,以及委任一些独立董事。埃利奥特管理公司表示,该提议将允许李氏家族继续维持对三星电子的控制权,同时又能简化三星集团的所有权结构。该提议得到了荷兰退休基金汇盈资产管理公司(APG Asset Management)和亨德森全球投资(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的支持。
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李在镕急于推动家族企业现代化,又不想失去控制权,很可能采纳提案。三星集团陷入朴槿惠政治丑闻事件后,未来战略室连续两次被检方上门搜查,引发负面舆论。去年12月,李在镕承诺将在未来6个月内解散未来战略室,成立控股公司。今年2月28日,三星集团宣布启动多项整改措施,包括裁撤未来战略室。解散未来战略室后,三星将转为子公司独立经营模式。未来战略室的全部功能转移到子公司,并解散对政府公关组织,相关业务也将一并取消。其中,子公司将进行董事会人事调整,今后的经营决策将由其董事会独立做出。
多年以来,三星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政府的交涉,以及各种各样的大笔开支,都由三星的内部核心决策部门未来战略室负责。公开资料显示,三星未来战略室共有200多位员工,直接掌管各子公司的重大业务的战略、企划、人事、法务、宣传等工作。据悉,未来战略室实际上只听命于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一人,而非向全体三星股东负责。

韩国受儒家思想影响,几乎每一个公司都有一个权威核心,这个权威核心就是家族的家长或其家族。韩国的公司决策被纳入家族内部序列,公司的重大决策都由家长一人做出,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决策也需征得家长首肯。即使家长退出公司经营的第一线,下一代接班人做重大决策是,也必须征询家长的意见。李健熙在三星集团中,就扮演着这样一个“家长”的角色。
近年来,未来战略室的主要任务是辅佐并确保李健熙与李在镕父子间的权力过渡,让李在镕成为下一个 “家长”,包括1991年底,李在镕进入三星电子工作;2009年,被任命为三星电子首席运营官;2010年升任三星电子社长;2012年出任三星电子副会长、三星集团副总裁;2013年,三星任命负责消费电子业务的尹富根和智能手机业务负责人申宗均为联席执行长,与三星电子执行长兼副会长权五炫合作负责公司业务,共同辅佐李在镕;2014年,李健熙因病住院,李在镕接过临时会长工作,开始接管三星集团;2016年,李在镕入主三星电子董事会。
据悉,李在镕目前掌握着三星电子和三星生命两大核心企业。三星电子一直是三星利润的主要来源,其2014年纯利润还占韩国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同时,此获利结构亟待转变,李在镕肩负着三星重新定位与商业模式转型的重任。据彭博社报道,韩国科学部长Choi Yang Hee表示:“韩国企业巨头们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已经到达极限,企业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三星正在通过创新实验室挖掘自身新的增长动力。”
李健熙曾于2013年1月在致员工的讲话中表示,“三星要保持警惕。应当寻找与三星集团未来息息相关的新业务,来维持集团业绩的增长”。而早在2010年5月,三星在李健熙领导下就宣布未来10年投资220亿美元,创建太阳能电池、生物制药和医疗设备等五大事业。
韩国《中央日报》今年3月1日评论称,裁撤未来战略室反映了三星的管理体制已开始革新。但据雷锋网报道,此次解散后,“三星集团”这一名称也失去了意义,三星将无法以集团为单位进行公开招聘、社团全体会议、年底 CEO 讨论、新职员研修等活动,三星集团的官方网站也将关闭。今后,三星将以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这三家公司为主体进行独立经营。
独立运营符合三星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将威胁到以上述三家为中心的三星各大小公司的经营权乃至控制权,任何形式的国际兼并随时都可能发生。多年来,三星电子以美国为首要市场,不断推进其在美国的收购计划,增加整体投资额。截至目前,三星电子收购的公司囊括了服务器缓存软件、物联网技术、家用电器、移动支付等领域。此大规模资本操作引起了美方关注,美方试图通过经济乃至政治手段对此加以限制甚至惩罚。在去年与苹果的专利诉讼中,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就认定三星侵犯苹果专利需赔偿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