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每销售5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是在中国安装的。“按照目前中国机器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人才需求早处于干渴状态了”。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机器人爸爸”孙立宁曾说。

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买来就能用的,需要对其进行编程,把机器人本体与控制软件、应用软件、周边设备等结合起来,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才能进行生产。但是,相关具体的操作,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属于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巨大。机器人运营商拓野机器人董事长凌琳坦言:在中国推行工业机器人技术,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谁买,而是谁会用。
码垛、搬运、装卸、投料、装配、分拣、焊接、喷釉等行业,伴随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其适应的工种也越来越多。理论上,制造业生产中任何使用人工的工序,都可以通过工业机器人来实现。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厂商呈蓬勃发展之势,厂商竞争亦日趋激烈,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作用将会更明显。
中国制造2025,要落到实处产生效果,关键还在于人才。中国制造不仅需要科技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因为在今后的智能化工厂及智能化制造过程中整个生产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应用电子软件等新产品新技术对在一线的生产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在客观上需要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合格人员。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