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企业的核心理念始终是靠人,华星如果没有一批世界级的顶尖人才的自主研发团队,光靠先进的设备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薄连明认为,高新科技企业表面看起来技术先进、设备领先,但那些都是“死”东西。目前,华星的每一期项目投资金额庞大,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投资在人才上。
在深圳扎根实业有意义
薄连明说:“我们对未来有很强的规划。除了前三期项目,将来华星还会对第四期、第五期项目进一步投资。力争把产业做大、做强,使得中国的显示屏产业在世界格局中居于领先地位。”
薄连明表示,深圳是我国彩电的主要生产地,国内五大彩电企业有三家在深圳,彩电销量占国内市场的四成,但面板供应只有华星一条生产线,上下游严重不匹配。未来华星二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多提供液晶面板1500多万片,增加产值超过200亿元,同时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速集聚,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
薄连明还透露,二期项目在明年投产后,公司计划于同年6月量产,设计产能为月产10万片玻璃基板。这将有利于公司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进一步奠定和加强华星光电在电视面板产业的竞争优势。二期建成后,华星光电的地位有望提升到全球第四位。
与此同时,在产品的布局上,除电视面板外,未来华星还将朝向年成长达两位数的中小尺寸来发展。预计华星三期项目建成后,打造月产能达3万片六代线玻璃基板的低温多晶硅中小尺寸生产线,主要产品为中高阶智能手机屏及高阶平板电脑显示屏。
一直以来,“华星人”都带有一股实业强国的情结。薄连明认为,实体经济不能空心化, “我们选择在深圳这块土地扎根实业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