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以来的近40天内,针对智能电视及智能盒子,广电总局已连发四文,层层加码对“客厅端”的监管。随着监管令集中出炉,三网融合这个老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一直以来,三网融合都在政策及市场的双方互动式探索中曲折前行。不过,近期广电总局的四道监管令,打破了三网融合原来的平衡性动态格局。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业界流传着292号文件将作出修订的说法,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可能受限于“内容提供商”这一市场角色。如若成真,必将对市场带来一场风雨。广电总局的相关监管令,目前已给市场造成不少显性影响,伴随监管的加码和时间的推移,其隐藏的影响也必将不断显现出来。记者分别选取了广电系、互联网企业和智能电视厂商的典型样本,探讨广电监管令可能带来的影响。
编者按
被市场多数人士认定为广电系的同洲电子(002052,SH),曾受益于其广电系身份,然而在随后的业务拓展中,却同样因名受累。
近日,一纸盈转亏预告,宣告了同洲电子手机战略的二次受挫。同时,同洲电子宣布欲以机顶盒为流量入口,寻求在教育、游戏、电商金融、彩票、社区等拓展O2O增值服务。不过,《记者多方采访后发现,作为掘金智慧家庭商机中的一员,三网融合的“形融神离”仍是同洲电子O2O化转型路上的最大不确定变量。
手机业务面临调整
7月18日,同洲电子邀请广电系各路巨头参加其“DVB+OTT”论坛。论坛上,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再次宣布公司转型新思路。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论坛现场每一位同洲电子员工身上的橙色T恤上都鲜亮地打出“转型、重生”标语。
袁明表示,公司正致力于从机顶盒厂商向电视互联网虚拟运营商转变,未来将与广电运营商合作推广智能机顶盒终端以及开展在教育、游戏、电商、金融、彩票、社区等020化增值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同洲电子此次转型的背景是惨淡的最新业绩。
7月14日,同洲电子发布201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业绩净亏1.5亿~1.6亿元。与此相对应的是,4月28日同洲电子曾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范围为0~1000万元。
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同洲电子将预亏原因主要归结为二点:一是“公司在前次预计时拟处置公司相关资产,但由于资产处置工作未按预期完成,导致2014年上半年的营业外收入较预计时减少约12000万元”。二是“201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较预计时有所减少,从而导致2014年半年度相关净利润比预计时有所减少。”其中,营业收入较预计减少的一大原因便是“由于市场变化原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手机业务收入较预计时大幅减少约9275万元”。
同洲电子证券代表向记者回应称,同洲电子手机业务将面临调整。
回头来看,同洲电子的手机之路真是一波三折。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6年上市之初,袁明就暗示同洲电子要进入手机领域,试图以手机作为中枢实现“三网融合”,从单一机顶盒提供商转型为综合数字电视服务商。2006年下半年,同洲电子便成立了专攻手机的通讯产品研发部门。
出于种种原因,直到2009年10月16日,在工信部、广电总局两大部委的支持下,同洲电子才推出“同洲E89EVDO”智能商务手机。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三网融合时间表。
然而在2010年4月,宇龙酷派起诉同洲电子此款手机侵权,加上2010年公司一季报出现严重亏损,同洲电子放弃了手机战略。2011年12月15日,同洲电子与信盈集团签订协议,以3500万元价格转让3G手机相关技术,并宣布不在该领域继续投入。
不过事后证明,“不在手机领域继续投入”的同洲电子并未放弃其手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