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车竞争趋于白热化。最近,纯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车(FCV)领域均有大动作。二者全面普及的关键均在于
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这是一场围绕“终极环保车”宝座展开的角逐,但通过相互切磋琢磨,也有望产生乘积效应。
4家公司联手使纯电动汽车充电器数量翻番
首先来看纯电动汽车。丰田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本田公司和三菱汽车公司于7月29日联合宣布,将共同推进纯电
动汽车专用充电器等的设置。其目的在于,通过推进充电器的普及,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力争扩大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
动力车(PHV)的市场。
4家公司共同呼吁在购物中心及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设置充电器,并且承担部分设置费用和维护费用。还计划今后构筑可
利用一张通用卡随处充电的机制等。
日本政府已在实行补贴制度,针对充电器设置费用提供最多三分之二的补贴,而且据称今后还将对剩下的三分之一提供
部分补贴。上述4家公司合作,力争在政府补贴申请期限的2014年2月底之前,将快速充电器(30分钟左右可充满电)的设置
数量较目前增加一倍以上,达到4000台,将普通充电器(充满电需要8小时左右)设置数量增加到8000台。
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上述4家公司宣布合作的背景,在于纯电动汽车销售业绩低迷。2009年三菱上市了纯电动汽车“i-MiEV”,第二年日产
上市了“LEAF”(聆风),可谓是华丽亮相。但随后的市场增长情况远远低于最初预期。
业内人士最初设想,到今年中期,三菱和日产合计销量会达到8万辆左右(日本汽车保有量的1%以上),但实际上截至
6月,累计销量只有预期的一半,仅4万辆左右。
另外,2012年1月上市的丰田“普锐斯PHV”也没有达到预期的销量。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合计也没有达
到5万辆。
要促进电动汽车普及,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但此前各公司一直都是分头行动,没有取得太大成效。因此,从
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生产销售业务的4家公司决定开始合作。
燃料电池车通过降低成本也正式登场
在先行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针对作为“终极环保车”之争另一有力候补的燃料电
池车,日本政府也开始努力进行推广普及。
7月29日,在4家公司联合宣布电动汽车充电器扩充计划的同一天,为普及燃料电池车,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了将放宽限
制的方针。由此出现了丰田、本田及日产等大型汽车厂商计划2015年正式向市场投放燃料电池车,政府也准备通过放宽限制
促进普及的局面。
关于燃料电池车,虽然有人称其有望成为环保车的主角,但仍面临着车辆成本高和需完善加氢站等氢供应基础设施方面
的课题。关于车辆成本,此前1辆车需要1亿多日元,但厂商计划使2015年上市的普通车型价格降至500万日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