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突破的LED
被看作未来之光的LED,已经开始渗透手机、电视机、电脑屏幕、汽车照明等领域。政府也在以公共照明为突破口扶持它的成长。
但它的客户仍然增长得极其缓慢,对更多消费者而言,对LED的认知多数都停留在液晶电视上。因此在家用照明领域,LED还难以渗透,白炽灯和荧光灯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在农村市场中,白炽灯占了80%以上的比例。
LED灯作为一种新型的家庭照明灯具确实不广为人知,即使GE、飞利浦、东芝等知名厂商纷纷推出家庭照明LED。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更像是概念性的宣传品。
因为它目前的售价高得难以让人接受,就连商业客户也抱怨。目前市面上3块钱就能买到一个40w左右的普通白炽灯泡,而飞利浦5w的LED球泡要100元以上,这个巨大的价差不是光靠国家补贴就能弥补的。
除了价格的鸿沟,想要成为成熟的民用照明设备,LED还需要解决好几个技术上的挑战。
虽然LED节能,但仍然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且热能会集中在某一个极小的区域,如果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 就会加速LED芯片和封装树脂的老化, 影响LED的使用寿命与发光表现, 尤其是大功率LED, 其发热量更大,对散热的要求会更高。
让LED投射出照亮整个房间的光也不容易,只能照亮一个方向的LED光源,暂时更适合用作道路灯或手电。
LED的光衰问题也让人头疼不已,虽然很多LED产品标明发光寿命为10万小时以上, 但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未见得有这么长的寿命。光衰会让LED亮度不断降低,一旦降到原来亮度的30%以下, 就不可用了。
不过,业内人士仍然显得很有信心,安捷伦公司的科学家Roland Haitz,从1965年LED商业化至今的发展历程中观察得出结论,每隔10年,LED的价格就会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而性能会提高20倍,这个规律被业界称为Haitz定律。也就是说,在未来10年内,LED的价格会降至10元左右。
彼时,这些灯泡或主宰未来世界的黑夜。
灯泡关键词
流明(LUMIN)
即一个灯泡能发出的光量。或称为“亮度”、“光输出量”。一个标准的100瓦白炽灯产生约1700流明。
能效(EFFICACY)
每瓦能产生的流明。越高越好,说明能源利用率高。白炽灯一般是18,节能灯约60,LED约54。中国的标准是一级最高,五级最低。
等效瓦特
一个标准的100瓦白炽灯产生约1700流明,一个20瓦的LED也能产生同样的流明,即该LED为100瓦等效。
瓦特(WATT)
为达到标称亮度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灯泡寿命LED若低于初始亮度的70%就被认为不可用了。通常按照小时或年计算,后者基于每天用3小时。
色温
单位是开尔文温度。通常,柔和的白光其色温是3000K。白光的色温范围从4100K到6000K,近似于中午的阳光。色温越高,越偏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