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三星这两家电子产品巨头正在为争夺市场主导地位而展开争斗,纷纷推出热门的竞争性产品,同时展开针锋相对的专利诉讼大战;而与此同时,日本的消费者电子巨头则正处在日益危险的苦战中,想要努力保持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相关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要挣扎着谋求生存。
索尼、松下和夏普等公司曾一度掌控着这个行业,远胜于其美国竞争对手。但时至今日,这些公司所代表的则是日本企业界二十年以来最令人担心的“报警”信号,警告它们需要努力设法去适应环境的变化、缩减规模和进行创新。
在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同时,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加速的“自由落体”状态,无法跟上由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组成的数字世界的发展。这些公司所面临的形势是:高管不断更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价朝着10年低点下滑,同时还在裁减员工。夏普最近刚刚公布了一项计划,内容是要裁减相当于公司其员工总数将近五分之一的员工。这些公司的电视业务曾一度是利润的来源,但现在这项业务却正在亏钱。它们已经开始寻求以非传统的方式来谋求盈利,开发从太阳能面板到医疗设备等各种产品。
这些公司仍旧拥有著名的品牌,而且科技分析师称其仍在生产世界上质量最好的一些硬件设备。但是,它们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过去多年时间里,这些公司已经无法再象以前那样生产出让人们觉得自己需要拥有的产品。
消费电子行业的研究人员指出,日本电子产品巨头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失误,也失算了很多次。日本科技巨头集中致力于开发独立的产品,比如电视机、手机和电脑等,但在软件以及设备之间互相同步的方法等方面则甚少费心。其结果是,这些公司的产品不能一直协调运作;而与此相比,苹果iPhone天生就能与笔记本和数字音乐商店联系在一起。
在其他一些情况下,这些日本公司的弊端则在于,它们在将尖端技术变成可以使用的技术的问题上行动过于迟缓。举例来说,索尼很早就已经开发出了电子书技术,但却无法将这种技术与直观的软件或是易于下载的图书结合起来。此外,这些公司还完全错过了智能手机迅速崛起的时机,任由苹果和三星攫取了这个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这些日本公司甚至连自己的一个很大优势也遭到了削弱,原因是消费者已经丧失了支付更高的价格来寻求质量保证的意愿。举例来说,夏普和松下所生产的电视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佼佼者,但LG和三星等韩国竞争对手则已经找到了一些方法,能生产跟夏普和松下差不多好的电视产品,但价格却要低得多。
“在过去,质量最好的产品与次好的产品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行业分析师迈克尔·加藤伯格(Michael Gartenberg)说道。“而时至今日,索尼高清显示屏和LG显示屏之间可能仍旧存在一些不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却是大多数消费者都无法分辨的;而如果大多数消费者都看不到这种差距,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差距。”
加藤伯格还补充称:“日本公司忙于保卫旧的商业模式,而整个世界现在都已经绕过这种模式。”
这个问题恶化的速度正在加快。在过去四年时间里,索尼一直都未能实现盈利;过去四年的三年时间里,松下都亏了钱。据彭博社编纂的数据显示,索尼、松下和夏普这三家的公司当前的市值总和为320亿美元,仅相当于三星市值的五分之一、苹果市值的二十分之一。
在这些日本消费电子巨头中,哪家公司的情况都没有夏普那么糟糕,这家公司曾一度统治着液晶显示屏电视市场,承诺将会“生产其他公司都想要模仿的产品”。但自2008年以来,夏普的液晶显示屏销售量已经下滑了39%。就在几个星期以前,信用评级服务机构标准普尔刚刚将夏普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而这家公司已经将自己的大阪总部抵押了出去,目的是获取贷款来维持生存。
夏普原计划将9月份作为标志性的一个月,庆祝公司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日。但在这个月中,夏普所做的事情是要求管理层人员接受10%的降薪,普通员工降薪7%。此外,夏普还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内容是将会出售一部分海外资产。但这家公司还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原因是其价值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流失——过去一年时间里,夏普的市值已经下滑了70%——公司高管正努力试图从鸿海精密那里获得自己急需的现金。
在今年3月份,鸿海精密同意收购10%的夏普股份,价格为每股550日元(约合7.10美元),交易总价格为670亿日元(约合8.64亿美元)。但是,由于夏普股价已经下跌至每股200日元(约合2.57美元)以下的缘故,鸿海精密决定就这项交易展开重新谈判。如果鸿海精密现在动用670亿日元的资金来收购夏普股份,那么就将控制后者近30%的股份。
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在上个月访日,想要达成一项修改后的协议;但他突然返回,而双方之间的谈判仍旧处于僵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