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大型仪器开放服务,开展技术与管理培训,共举办了19个技术培训班和1个管理培训班,聘请授课专家113人,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和120多个科研院所的14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习、交流与合作,开阔了视野,一批大型仪器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仪器功能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还总结、凝练出一批非常实用的自编教材,在培训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并且为培训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与提高提供了条件。
项目的建设工作表明:开展资源整合是推动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共享与管理相结合是保持信息资源常用常新的有效机制,信息标准和规范,是资源整合、应用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前提。
CERS的开创性工作,体现了政府主导方向,高校群体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建设的局面,为全国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指明了方向,影响了一批高校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项目实施之初拥有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只有5所,到2009年已超过30所,发展变化之快为过去多年所罕见。
另外,科技部于2006年初开展的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建设与整合”项目,也建立了涵盖全国的7个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过去曾在开放服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各地的科研协作网,如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广州市等地方的科研协作网,成为科技部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并在地方积极主管部门的主导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区域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多年一直在地方科研协作网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各地高校,通过科技部的项目,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该项目与共享系统建设的目的相同,方式各异,形成了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局面。
科技部还组织开展国家级仪器中心建设,一批在高水平科研工作中具有突出作用的大型仪器得到整合和重点支持,作用得到凸显。过去十多年里科技部先后建成15个国家级仪器中心,其中3个落户高校,很好地发挥了高校分析测试体系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三、 未来发展规划
新的一期“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211工程”发展规划,立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新的一期的建设强调高校的仪器设备共享体制机制建设,将推动项目学校按照“实体平台,集中管理,开放共享”的建设管理模式,以参加项目的每一所高校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为基础,将高校校级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作为一个显性指标予以明确要求,着力通过顶层信息平台建设和高校的校级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一个覆盖主要“211工程”高校的、基于各高校仪器设备日常开放服务信息的、立体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开放共享服务体系的动态、可持续运行。同时,依托分布于各高校的一批高水平仪器设备示范机组大力开展测试技术队伍培训、分析测试方法、标准规范的研究等专业能力建设,以队伍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仪器设备的高水平开放共享。
要切实推进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在大型仪器设备运行和共享中的使用,使之成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有效办法,同时,还要紧随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的步伐,逐步应用贵重仪器设备联网控制、授权使用等先进技术,完善仪器设备使用机时预约、测试结果传送等功能,从技术上充分方便广大师生使用仪器,同时在网上实时、真实地反映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