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苹果是中国的产业,但不是中国的产品。苹果1月25日刚刚公布的财报显示,近千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已经超过了其所在国政府的现金储备。苹果已经打造出一个缜密、神秘的全球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绑定了全球制造业最顶尖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正24小时为这座帝国大厦添砖加瓦。1月15日,苹果公布了全球156家主要供应商的名单,其中包含很多中国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同时,这个庞大的制造基地的利润率只有不到2%。
一部光鲜亮丽的苹果产品,其背后却是苹果公司对中国代工厂利润的苛刻压榨。种种反差,令人深思。
苹果拿走什么
中国成增长最快的市场
作为苹果的第二大市场,去年第四财季中国为苹果公司贡献了45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270%,在苹果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16%。相比而言,中国在苹果2009财年收入中的占比仅为2%。
仅以iPad、iPhone等为例,这些苹果系产品风靡全球的同时,也带旺了深圳的苹果产业。目前深圳已形成了一个专为苹果提供皮套、贴膜、数据线等配件产品的产业,囊括1500多家大小厂商,年产值逾千亿元。而获得授权经营苹果配件的厂商要向苹果公司交纳相关费用,以数据线为例,每根数据线要向苹果支付5~6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却一再受到苹果的“歧视”。与iPhone4发售时一样,在此次的iPhone4S发售里,中国依然被苹果视为与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并列的三、四级市场。这与中国是苹果第二大市场的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苹果对中国市场的态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故意忽视:几乎所有苹果新产品在第一时间上市时,从来都跟中国消费者无关;乔布斯也从未到过中国宣传其新产品,很长时间以来,苹果公司产品在中国遍布的只有大量的水货和山寨产品。
苹果留下什么
污染和爆炸及违规用工
每一部苹果手机的成品都是绿色无污染的,但整个生产过程中,手机某些部件却可能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比如带铝壳的手机中使用到的铝粉,可能会引发爆炸并产生粉尘污染。
“毒苹果”事件爆发5个月后,苹果公司终于以发布供应商审计报告的形式,首次公开回应。苹果公司公布了长达27页的2012年度“供应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根据该报告,近1/3的苹果供货商没有遵循苹果的工资和福利标准,甚至有5家工厂聘雇未成年劳工。西方和亚洲人权组织批评苹果亚洲供货商的劳工待遇过于苛刻。苹果表示,目前正采取新策略以利更妥善地监督和改进工厂条件,包括增加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工厂的考核,并扩大其劳工的教育训练。
而早在2011年1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发布了“苹果的另一面”的污染报告,报告中列举了11件代工厂工人受到有毒材料侵害而导致重病的案例。其中有一些被鉴定为“职业伤残十级”的工人最终拿到了八九万元的赔偿。马军告诉媒体,这些病人的住院费都出自社保,大量的钱最后是纳税人出。
马军指出,苹果公司这些名单披露的只是公司名字,不能和工厂一一对应。并且业内也质疑,苹果在报告中对多次违规的供应商,更多的也仅是纠正其违规行为,这表明苹果将社会责任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的厂家。
利润分配失衡
中国劳动力仅获利约2%
对于内地企业在苹果的产业链中的所得,蒂姆·沃斯托在《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撰文称,中国未能从组装iPad和iPhone中获得太大好处,由于苹果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重要环节都主要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经济仍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据iPad价值构成图表显示,最大的两项成本是原材料和苹果自身的利润率。尽管iPad是在内地组装,但事实上劳动力的价值依旧极小:仅占成本的2%左右。而苹果从iPhone获得的利润更高,中国劳动力仅从iPhone获益1.8%。
有评论指出,正是因为苹果想获得产品市场价格竞争力,一再压低供应商采购价格,以降低其供应链成本,导致供应商不得不在某段时间内,长时间加班、雇佣童工、克扣工人血汗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丛生。
新闻纵深
代工企业有苦难言?
在苹果公布的156家供应商名单中,A股上市公司仅有安洁科技、比亚迪两家。对于与苹果的关系,安洁科技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如此描述:近年来,苹果公司的产品风靡全球,公司抓住机会,深化和扩大与其的合作,在保持和原有其他客户合作关系的前提下,尽量将产能向苹果相关产品倾斜。
除了营业收入,苹果无疑给安洁科技带来了知名度的光环和行业认可。但中国代工厂整体附加值低的现实也成为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