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日渐崛起的智能装备产业对核心部件电机提出哪些要求?
陈养彬认为,对工业机器人关节驱动的电动机,要求有最大功率质量比和扭矩惯量比、高起动转矩、低惯量和较宽广且平滑的调速范围。
而对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手爪)应采用体积、质量尽可能小的电动机,尤其是要求快速响应时,伺服电动机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大的短时过载能力。这是伺服电动机在工业机器人中应用的先决条件。
张敏梁认为国产伺服电机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因为伺服电机要能经受得起苛刻的运行条件,可进行十分频繁的正反向和加减速运行,并能在短时间内承受过载,所以可靠性很重要。
谭波悦补充道:“核心部件像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之类,还要做到体积小、质量小、精度高、轴向尺寸短。”
虽然智能装备属于高端产业,对电机等核心部件要求甚高,但陈养彬对此很乐观:“虽然我们现在做得不是那么好,但所有东西都跟改革开放一样,要先引进,再吸收。我认为,在机器人成为潮流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把市场做起来之后,会有更多公司会投入到这里面来。然后,一些研发实力强的厂家或供应商再合力把核心部件做起来。相信在逐步增强的市场牵引力下,国产的核心器件的进步也会很快。”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