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5月19日
[来源]:医谷
[点击率]:3255
公示期过后,产品随即在天坛医院、郑大一附院、解放军 306 医院等多家公立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合作。即使同在神经外科,不同医生的临床需求也呈现高度多样化,国内厂商的技术团队可以及时收集来自临床的声音,甚至与医院合作开发产品的新功能,这种定制化加速产品迭代,也是医生更为看重和需要的。
同时,灵活的反馈机制以及临床技术工程师和医生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产品术式种类的扩展。随着医生对机器人的深入了解和使用,他们会自主产生更多创新用法,例如将原本为微创手术设计的机器人应用于小骨窗开颅手术中,精准定位病灶,进一步减小患者创口,提高手术效率等。
事实上,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多影像的三维融合系统和机器人定位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神经外科,还是其它很多科室微创手术中杀手级的需求,国内公司也有在这方面的布局和考虑,将和其它医生合作研究新的产品。
“风口”还有多远?
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英国访问时特地参观了医疗机器人,同期,高端医疗器械被明确列入了“十三五”规划,其中重要一条即为“大力发展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行业的母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也正式完成了修订,《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和产业化水平。
除了一系列政策利好频频发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容。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大,各类慢性病、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与之相对应的医疗器械需求也会快速上升。从1991年到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7.49%,明显高于最近几年我国人均GDP的增长率。这也是推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近几年,国外手术机器人产品如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6年1月底,我国大陆共装机50台,今年1-4月完成手术共计4672例。该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在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等科室的微创手术。
反观国内,也已有多款国产医疗机器人产品进入了高校科研和临床试验向产业化过渡的重要时期,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我国最早的医疗机器人研发始于1997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和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田增民教授共同打造,也是 Remebot 的前身。后续,相继有高校科研团队专攻此方向,包括哈工大、复旦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天津大学等,每个团队研发时间都在十年以上。
在这个行业,前期技术积淀和后期商业化运作缺一不可。在资本的注入、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国家政策扶持等多方积极因素影响下,企业如果跑得足够快且足够稳,就有机会在迅速占领本土市场的同时,向海外市场拓展,凭借丰富的临床案例支持和持续的研发能力,为“中国智造”带来新的动能。
(小编整理。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