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打破3G时代的专利壁垒呢?杨超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讲,要打破现有的格局是很痛苦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个ICT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信息爆炸、颠覆性创新不断产生的时代,作为一家公司如果不去接受这个变化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据了解,移动网络设备供应商爱立信也在促成5G网络融合。爱立信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SaraMazur曾表示,爱立信希望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
首提4.5G填补空窗
5G预期将于2020年商用,在此之前,4G的演进留下了窗口期,华为在布局5G的同时,着手推进4.5G在窗口期争夺市场蛋糕。
“我们认为现在LTE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临至少5年的机会窗。因而华为提出4.5G的概念。”华为无线网络业务部LTE产品线总裁王军表示,4.5G移动通信技术将于2016年进入商用,届时将带来更大容量、更低时延、更多连接数的移动通信网络,推进智能互联生活的加速到来。华为也成为全球首家提出4.5G概念的通信巨头。
华为认为,4.5G支持技术上的持续发展和演进,如提升速率、降低时延等,可在现有4G基站上仅通过升级就能实现。另一方面,4.5G可以帮助万千终端用户提升体验,在万物互联兴起阶段帮助运营商抓住机会扩展垂直市场,带来差异化优势,提升收入和盈利。
王军表示,“运营商通过4.5G的网络部署,能够拓展整个业务范围,因为4G还是以人和人的连接为主,4.5G是人和物的连接,物和物的连接。运营商面临着OTT巨大竞争压力,需要拓展一些业务范围,所以说无论从市场的需求,还是从保护运营商的投资,以及对于客户来说,这都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据了解,4.5G的标准和技术演进,是华为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明确提出的,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企业提出的无线网络国际标准,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初步形成协议标准。华为也会投入资源,推动更多的伙伴参与到4.5G中。华为预计2016年,4.5G将首次实现商用。
4.5G可提供更大容量,更低时延,更多连接,同时,其还将使用到众多5G的技术。因此,4.5G的应用可以也可以被看做是5G应用场景的预演。
用户将可以享受到超高清、3D甚至全息视频的极致用户体验,而大幅提升的连接数能力将可以满足未来几年智能家居、智能抄表及智能监控等多种物联网业务的需求。同时,更低的端到端时延使移动实时业务成为可能。在智能驾驶领域,10毫秒的时延可以让汽车在6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仅行驶十多厘米就可以做出刹车反应,使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趋于满足商用行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