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鸿夏恋”因为郭台铭的一次采访重新被挖了出来,作为鸿海掌门人的他突然放炮,自曝“鸿夏恋秘辛”,并用“自己被骗”来概括整个事件。
不过郭台铭仍表示,如果夏普能够同意以市价让他入股9.9%的话,那么他依然希望进行这笔投资。
分析人士指出,郭台铭此举或是向夏普施压,他想要的技术仍未到手,鸿海与夏普台面下可能将启动新的合作。Display Search分析师吴荣兵则对笔者表示, 鸿海还是想要夏普的IGZO(氧化铟镓锌)技术,相信在谈判当中,这块技术目前最强的还是日本厂。
但在这段“剪不断”的恋情背后,为何鸿海如此在意,为何郭台铭自爆被骗?在梳理鸿海在面板中的布局后,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鸿海的野心
郭台铭拒绝承认自己是那个“要吞并日本公司、窃取技术、欺骗夏普的台湾人”。他日前在访日期间,公开指责夏普不诚实。
虽然外界对于这一言论出现的时机众说纷纭,但事实上,对于技术、对于面板,鸿海的野心早已经不是秘密,为了让富士康打造能超越韩国巨擘三星电子的技术实力,这家台湾电子业大厂早已布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EMS(电子制造服务)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从未放弃其对显示产业的介入。”调查机构NPD Display Search研究人员指出,如果鸿海仅停步于组装产业,对主要的零部件无法掌控,则将无法在产业链中实现自身增值。
公开资料显示,为了掌握上游话语权,鸿海集团几年前就在内部建立了一项“眼球计划”的商业计划,该计划意在整合包含触摸屏与显示屏在内的所有与眼球相关的零部件。
鸿海内部人士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眼球计划以移动设备及电视显示屏为主要焦点,对移动设备显示屏而言,包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以及触控模块,对电视显示屏而言,包含液晶电视显示屏。在公司内部,鸿海还为此成立了鑫成、业成、业鑫、睿士达、天亿科技等一条龙“眼球事业群”部署。
“鸿海对于面板领域的投资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了,最初的群创就是台湾面板五虎之一,后来在金融危机中上演蛇吞象推动与奇美的合并成为全球面板三强,再加上对夏普10代线的整合,在面板领域鸿海已经布局多年。”吴荣兵对记者表示,目前鸿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从产能看,群创目前排名仅次于韩国三星和LG,这两年有机会盈利。
但鸿海面临的一个窘境是,之前布局的面板多为主流产品市场,也就是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已经非常成熟且增速明显放缓的面板市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尺寸超高清液晶电视等市场的快速成长,鸿海此前的布局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市场的需求。
目前,在增速爆炸性增长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更多被LGD、夏普、Japan Display等日韩品牌掌握。尽管苹果在推动核心部件的“去三星化”,但是鸿海旗下的奇美却并不是赢家,比如在New iPad的订单中LGD占据了70%的份额,而在iPad Mini的面板中也是LGD和台湾友达成为主力出货商。
并且,据台湾产业链人士表示,在核心技术上,鸿海仍面临着储备不足的问题。
此前,由奇美电子、天亿显示科技及深超光电三家液晶面板制造商为鸿海客户提供移动装置用显示屏,由于缺乏制造低温多晶硅及移动显示用高分辨率面板经验而让鸿海头痛不已。据了解,鸿海多次希望通过投资夏普以取得其对深超光电及天亿显示科技的技术支持。
事实上,夏普对鸿海的吸引力正是来自于这种对技术短板的渴求。不仅因为夏普堺10代线50%的产能,还有夏普的移动显示面板领域,鸿海一直希望能获得夏普独有的IGZO技术,这已经成为双方此前入股谈判中最为重要的砝码。
“鸿海还是想要夏普的IGZO技术,相信在谈判当中,这块技术目前最强的还是日本厂。但是,夏普不会把IGZO技术给鸿海,因为夏普对鸿海的依赖在减弱。2011、2012财年,夏普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转让IGZO技术,现在业绩回升,可能性更小。”吴荣兵对记者说。
此外,除了要应对三星等面板厂商的竞争,鸿海还需要警觉正在崛起的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今年面板厂的业绩还可以,随着中国大陆多条8.5代线量产,四季度和明年初可能会波动。”吴荣兵对记者表示,要弥补移动显示面板的短板,鸿海需要对现有的面板业务进行全新的整合,这才是鸿海眼球计划的主要原因。
夏普情结
除了战略的考量因素外,对于鸿海来说,与夏普之间多年形成的“战略”关系也是让郭台铭对入股事件“放不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