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随着专用集成电路和高性能的微处理器的出现,断路器实现了脱扣器的智能化,使断路器的保护功能大大加强,可实现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接地、欠压保护等功能,还可以在断路器上显示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系统运行参数,并可以避免高次谐波的影响下发生误动作。
现场总线技术。低压电器新一代产品实现了可通信、网络化,能与多种开放式的现场总线连接,进行双向通信,实现电器产品的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功能。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对配电质量进行监控,减少损耗。而且,现场总线技术能对同一区域电网中多台断路器实现区域连锁,实现配电保护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工业现场总线领域使用的总线有Profibus、Modbus、DeviceNet等,其中Modbus与Profibus的影响较大。
模块化、组合化。如ABB推出的Tmax系列,热磁式、电子式、电子可通讯式脱扣器都可以互换。附件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不需要打开盖子就可以安装。将不同功能的模块按不同的需求组合成模块化组合电器,是当今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方向。在接触器的本体上加装辅助触头组件、延时组件、自锁组件、接口组件、机械连锁组件及浪涌电压组件等,可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从而扩大产品适用范围,简化生产工艺,方便用户安装、使用与维修。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
低压电器产业需面对的问题
虽经过多年发展,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面对良好机遇时,莫让短处成为“绊脚石”。
成本上涨成为整个电气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当然低压电器行业也未能幸免,产品体积大,贵金属白银以及铜、黑色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大量消耗成为我国大多数低端低压产品的诟病,正因材料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导致低端低压产品利润大幅缩水;同时随着资金紧缺、财务成本上升以及员工工资快速提高带来人员成本提高也不可逆转,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造成低压电器生产利润不断下降,许多企业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而这也为整个行业的至关重要的科研环节带来了不便,企业利润微薄,那么企业连饭都吃不饱又如何“学习”呢。
我国低压电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缓慢,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以近几年低压电器产品申请的发明专利为例,外国公司占到八成以上,在低压电器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发展以及智能电网发展和安全用电日益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不加大科研与新产品研发投入,不加大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快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将阻碍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可持续发展,并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国外竞争者介入中国市场后,纷纷采用与国内生产企业合作的方式,寻求优势互补,不断多产线多渠道渗透国内外市场,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在相应利益驱使下,国外著名电气行业纷纷抢占电器市场,如施耐德、富士、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企业都相继登陆我国。除了瓜分国内的高端市场外,它们又实施“本土化”战略,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在中国本土设厂,致使在国内的中端电器市场也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甚至还在觊觎国内电器的低端市场。
这无疑对国内低压电器“低价位优势”是一个致命的冲击,最终只能迫使企业在低层次市场夹缝中求生存。
另一方面来看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生产企业众多,仿冒和价格竞争依然存在,使一般低压电器产品已处于微利状态,企业为了在此残酷的市场中得以继续生存不被淘汰,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以增加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借此来弥补或适应因产品价格因素而造成利润过于微薄的困境。
我国低压电器生产企业近万家,但年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均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端产品的企业不多,技术与生产设备相对落后,部分优秀企业虽然进行了一些技术投入,但研发设计能力仍严重不足,这成为外资企业利用其品牌、技术、产品优势,进一步增加其产品在我国市场的比重的又一因素。
智能电网发展对低压电器的影响
从智能电网建设到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从电力行业到建设行业,低压电器在中国已有50余年的历史,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低压电器也由简单的装配到了如今第四代智能化低压电器。由于电能80%是通过低压电器配送或控制的,所以低压成套设备的市场容量与电力事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电网建设的投资将为低压成套设备行业带来良好的增长。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低压电器行业多年维持供销两旺局面,产品不仅在销售量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产品种类和销售价格方面也均“有市有价”。截至2010年,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已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个产品系列、17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500多亿元的巨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