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国内车企而言,6月29日,中国移动与吉利控股集团就车联网业务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共同打造新一代行驶更安全、驾乘体验更舒适、科技感更强的智慧型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告诉南都记者,在车企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开发过程中,其品牌应该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汽车智能化的应用更加广泛,并形成量的规模,从而控制成本。
安全是当前智能化最突出诉求对于目前汽车智能化的发现,公众有何看法?在对受访者认为目前汽车智能车载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最重要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于涉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最为突出,其中觉得实时安全检测以及车辆驾驶安全辅助功能最为重要的观点分别占24.17%和25.54%.而在“你对未来汽车智能化最为期待的是?”的调查中,39.79%的受访者表示最期待智能化设施对车况、驾驶安全信息进行监控并适时介入,占到的比例最高。
这反映了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安全是汽车智能化最为主要和突出的诉求。事实上,汽车智能化在该方面也存在优势。汽车智能化最初的表现是汽车安全技术,即在汽车驾驶当中避免一些事故所采取的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动安全技术的潜力大幅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汽车电子的发展。比如ABS、ESP等装备,它们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大规模应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智能化逐渐成为研发重点。福布斯评选的十大安全技术基本上都与智能化相关。
最后,在针对受访者对于智能化的汽车的使用有何顾虑的问卷中,36.77%的受访者担心智能化技术还不可靠。而只有29.56%的受访者表示导致购车或使用成本增加。对此,杨学良表示,公众并不需要将汽车智能化技术想象得过于前沿,并且想象在未来10年内,具有智能化特征的车辆将占据车市至少10%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