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技术文章 > 正文
浅析智能电表技术及市场
[发布时间]:2012年7月18日 [来源]:21ic [点击率]:6489
【导读】: 智能电网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之上,旨在利用先进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设备技术、先进控制方法,以及先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高效运行。智能...

智能电能表具有与智能家电的通信控制功能,成为将来普及遥控家电铺下“垫脚石”。由智能电能表根据实时电价通过设定参数实现对家电的起停控制,削减用电高峰的负荷,提高用电低谷时的负荷,在不需要增加任何用户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达到节约用电费用的目的,同时也对电网的削峰填谷作出贡献。居民在家里安装“智能互动终端”设备,与家中的每个电器相连,上网即可对家中电器*。

7、缴费更方便

采用一卡通交电费的市民,经常是电业部门发出欠费提醒时,才发现卡里没钱或余额不够抵扣。低压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后,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每家每户用了多少电、卡内还剩多少钱。市民一卡通里交的电费快用完时,电业部门会及时向市民发出短信提醒,避免用户欠费。经常出差在外的市民,往往不知家里已经欠电费或欠费超过缴费时限,这样就会产生滞纳金。使用智能电表后,电表就会根据用户跟电业部门约定的条件自动断电,待重新扣费后可迅速开通,不会产生滞纳金。

8、负荷远程控制

通过智能电表可实现负荷的整体联接和断开,也可以对部分用户进行控制,从而配合调度部门实现功率控制;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可控开关实现特定负荷的远程控制。

9、非法用电检测

智能电表能检测出表箱开启、接线的变动、表计软件的更新等事件,从而及时发现窃电现象。对于窃电高发区,通过将总表的数据和其下所有表计数据进行比对,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窃电行为。

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及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末梢,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表将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智能电表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智能电表的智能主要体现在抄表和付费便捷化,离真正意义的智能电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用行内有些人士的话来说,目前国内的智能电表只称得上是电子电表,还算不上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就是用户和供电企业的信息交互。信息交互的关键是管理,管理更加便捷和人性化,人性化的管理要求芯片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智能电表的发展要采用先进计量体系(AMI),必将走模块化、网络化及系统化的方向。

1、采用先进计量体系(AMI)

智能电表也将超向采用先进计量体系(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并成为未来家庭区域网络(HAN)的组成部分。AMI系指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将客户端电表资料传送回控制中心的技术,透过双向通讯达成各种远程资料读取、提供、设定及控制等多种功能之系统。AMI除了改善传统人工抄表不经济、不精确与不实时之缺点外,尚具备多功能,例如:支持各种不同电价费率、提供用户能源使用信息并引导自发性节能、支持传送信号进行用户负载控制,以因应电价改变的自动响应、支持故障侦测与远程开/关管理、改善负载预测、用户用电品质管理等。

AMI相较于传统机械电表,优点在于具备双向通讯功能,因此AMI可连结用电、发电甚至是储电系统等多方信息相互流通,辅助电网朝向电力系统之高速公路发展,达到随上随下的功能。因此AMI主要优点在于促成节能减碳目标实现、改善供电品质以及提升经济效率,因此在国家、电业、用电户三方面各能提供多方面的效益。

在国家面AMI可促成需求面管理,以及再生能源并网,因此有助于国家达成节能减碳政策目标。而对于电业而言,AMI可提供负载控制通讯功能,快速量测、诊断电力质量,来实现电网自愈功能(self-healing),提升供电品质;并可透过时间电价机制之搭配,实现尖离峰平滑,以减缓新建电厂的压力;同时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用电资料,故可提供更多创新服务[2]。最后在用户面,AMI搭配显示器可使用电信息透明化,使用电户能掌握更多信息,进行能源管理;并加强用户与电力系统之灵活互动,使用电户可同时扮演发电者与电力消耗者的角色,有助于健全电力市场运作。

2、模块化

智能电表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有以下优点:其一是只需通过更换部分功能模块就可以实现电能表的升级换代,而无需更换整个电能表,从而摆脱了传统电能表设计中那种因不可更改导致的成批调换和淘汰,乃至整个系统需要重构的厄运;其二是由于功能的模块化和结构的标准化,使得供用电管理部门在选购电能表时不必过分依赖某一电能表厂家产品,并为规范电能表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可能;其三是可以通过现场或远程升级更换故障模块的方法,提高可维护性并节省维护费用。

3、网络化

网络化可以实现将各种场合的电能数据进行实时采样和存储,并经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传输,将信息实时或非实时的输送到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实现供用电管理部门对异地用电信息的实时或非实时的测量和监控。通过网络化,可以将智能电表的部分功能从接入层上移到网络层和数据管理平台层,通过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实现智能电表的功能,简化智能电表的设计。目前,可利用的通信网络有:电力线载波(PLC)网、光纤与同轴电缆(HFC)网、固定电话(PSTN)网、无线移动(GSM/GPRS/CDMA)网。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网和通信领域开展合作,以共建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为着力点,合作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光纤入户工程在技术上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个通道,一次性解决缆线入户的问题,可取代以往电线、网线、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等多条线路的多次施工[3]。三网融合的目的就是资源共享,为电能信息数据的传输提供了稳定可靠和价格低廉的数据传输信道和网络,为智能电表的网络化和系统化及其自动抄收的实现奠定了网络化基础。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