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汽车互联网还面临诸多挑战。德赛西威产品与创新管理高级总监高大鹏表示,现阶段车载信息产品更多是解决了人与车的关系、车载设备与互联网的关系,产品与车身网络基本没有太大关系,还远远没有解决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问题,这方面要着力解决。
而安全性也不容忽视。“车内网络和汽车互联网融合带来的另一项挑战是汽车的网络安全性。近几年,通过蓝牙、胎压检测等攻击车内网络并读取控制ECU的事件时有所闻,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未来汽车互联网普及后,该部分将会成为现实中一大问题。恩智浦也致力于将安全认证技术引入汽车网络中。在未来的智能交通中,除了汽车互联网外,以802.11p的Car2X通信为基础提供车辆间以及与道路设施的即时通信,是实现‘主动安全’的未来趋势。”甘治国最后指出。
业界观点:
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张国明:车载导航系统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持续创新。进入Telematics时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导航的模式,很多方面都面临改变:人机界面由单纯的手工操作转向语音对话和手工操作的混合,地图表现形式的个性化丰富多彩,功能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变化都对导航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带来了新的变化。综合当前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无线通信成为车载导航设备的基本配置,也使导航设备从车载电子产品向消费电子产品方向发展,除了车载导航系统常用的实时交通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外,其他方面的通信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如移动电话、在线视频、在线音乐等等。和手机一样,车载终端的很多功能正在逐步向互联网深度延伸。二是导航逐步走向无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将改变导航影音系统的整体结构,支持DVD碟片的机芯将逐步被取消,原有的DVD往往用于播放视频及音乐,但这些功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及大容量闪存的普及,DVD的作用将被其他方式所取代,单纯的DVD视频市场需求将逐步萎缩,无机芯无碟化产品将逐步走向市场,并成为主流。无机芯、无碟化产品在取代原有功能的同时,还将带来以下好处: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省电;降低终端的成本;增大显示屏尺寸;适合新的商业模式。三是导航地图追求个性化。四是三维导航将逐步走向市场。五是需要实时交通信息,真正实现动态导航,为用户出行选择最优路线的作用。六是环保。作为导航系统,可以在规划路径时结合整车的参数(胎噪、油耗、驾驶习惯等)和地图参数规划一条油耗最少的环保路径,为低碳生活作出贡献。七是语音识别。语音作为自然的人机接口,以语音合成、语音识别为方向的应用,可以解放驾驶者的双手和双眼,可以使车载导航系统实现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操作。
飞思卡尔汽车电子高级市场经理康晓敦:车载娱乐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
客户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需求的增长,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半导体等方面技术的进步,是车载通信娱乐系统进步的技术保障。车载通信娱乐系统除了其较好的通信娱乐功能外,安全性也是其重要的一方面。
近年来,汽车娱乐系统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来看,用户对多媒体娱乐的要求逐步增高;另一方面,汽车电子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汽车娱乐系统各种各样应用的实现成为可能。相对于以前,汽车娱乐系统不仅仅局限于汽车音响这一基本功能,同时视频应用的功能增多以及性能增强也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另外,各种数据存储与网络传输技术的提高,给音频视频的存储与通信提供基础平台,更加促进了汽车娱乐系统各种应用的丰富发展。这个市场的总体趋势是信息的应用从少到多、从单车到联网;娱乐的应用则从碟到卡、从音频到高清电影;图形界面从简到3D。
关于安全问题,其实是车载通信娱乐系统另一项重要的功能,其重要性一点也不应低于通信娱乐功能,如安全及救援、维护保养等。再加上TPMS等信息的显示,可以大大提升整车的安全性。
富士通半导体产品经理丁洁早:以太网进入车载缺少杀手级应用
MOST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现阶段真正需要采用MOST连接的目标应用还太少,市场规模没有发展起来,这导致MOST相关的器件成本降不下来。
对于以太网进入车载信息通信系统,我们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在汽车上大批量生产时可靠性的验证问题,也面临着同MOST一样的市场难题,即如何找到杀手级的应用来发展规模、降低成本。
富士通半导体新推出的MB86R11汽车级主芯片,采用的是ARM Cortex A9内核,独立的3D和2D图形渲染功能,支持蓝牙免提、USB和WiFi的网络连接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市场的这些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