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薄如纸片的电视机卷起来携带出行,汽车挡风玻璃上能看到导航地图,电脑屏幕多角度观看颜色不变……这就是OLED带来的奇幻感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对显示技术的巨大革新潜力使其拥有“梦幻显示”之美称。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OLED产业竞争局势,我国OLED产业已步入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之路。
架起通往梦想的坚实阶梯
“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亚里士多德如此评价人类的视觉天性。这种天性作为人的本质要素之一,不仅催生了艺术与文化的绚烂,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当人们还未完全走出LCD取代CRT的科技震撼时,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已经披着梦幻霓裳翩然而至。然而,究竟该如何走近这一梦想,恐怕是所有市场主体在争相布局之下,首先思考的问题。
应该看到,我国LCD产业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优势的支持下获得了稳步发展,并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但当日韩企业纷纷调整布局转攻OLED之时,我国LCD产业陷入两难,一些刚刚投产的普通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企业更是处境尴尬。
不论是认为OLED能在短时间内全面取代LCD的高调论,还是质疑OLED能否很快带来颠覆效应的保守论,OLED代表未来显示技术方向的特质毋庸置疑。事实上,OLED本身与LCD存在极大的技术关联性和承续性。国外显示行业巨头之所以能够走在OLED产业前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代技术基础的雄厚。因此,OLED与LCD之间,不是取舍问题,而是过渡问题。
成熟定位OLED与LCD的关系,能够克服技术升级初期不必要的焦虑。但同时还应注重发展步伐的加速,着眼于OLED产业发展的长远布局。这种布局应当是在国家层面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下,在有力的政策扶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产业内各主体能立足自身实际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的集成式、互动式体系,以避免新兴产业容易出现的一哄而上、资源浪费、后劲不足等问题。简言之,就是一种在承接前代产业资源同时吸纳聚集新资源的梯度布局模式。
以索尼为例,在韩国企业火热进军OLED的形势下,它不逐风潮地推出直下式发光二极体背光源液晶电视以抗衡OLED电视,但在同时又紧锣密鼓地进行OLED技术研发,呈现出企业主体梯度布局OLED发展的稳健和睿智。
对于我国而言,我们通过科研攻关掌握了OLED的关键技术,突破了显示技术总是尾随人后的尴尬处境。因此,在多数人眼里,OLED不仅是一个凝聚科研人员心血的技术梦想,更是一个肩负国人期盼的产业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架起一座以深刻的技术规律认知和全面的产业布局谋划为框架的坚实阶梯。
产业高地的争夺
超薄、高对比度、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将OLED推向第三代显示技术的宝座。与第二代显示技术LCD(液晶)相比,第一代显示技术CRT(阴极射线管)普及推广速率明显加快的产业规律,可以预见OLED将迎来更快的发展速度。
长期以来,上游技术受制于人导致我国显示产业总是处于追赶状态,此种情况下,OLED被视为一个赶超拐点。2008年,由维信诺公司自主设计的国内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在昆山产业化基地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OLED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目前,该公司PMOLED(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出货量接近全球第一,并研制成功12英寸AMOLED(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标志着我国AMOLED技术正式进入“大屏”时代。
令人欣喜的产业佳绩来自于10余年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由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共同申报的“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共获授权发明专利49项,其中国际专利7项,完成一项国际标准、两项国家标准和一项军用标准的制定,为大尺寸OLED电视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介绍。
目前,维信诺、上海天马、京东方、四川虹视、彩虹集团等国内企业都在抓紧推进OLED核心技术攻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关键材料依赖进口、产业链不完善、缺乏配套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等问题依然是我国OLED产业发展的挡路石。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至10年内,全球范围内OLED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也必然要求我国OLED产业发展步伐的提速。
虚实结合的博弈
目前,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内地是显示技术及产业的聚集地。在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三星与LG高调展示55英寸OLED样机,并称将在2012年下半年投放市场,为掀起全球范围内的OLED产业竞争再擂战鼓。三星近期宣布将分拆LCD平板显示器业务成立一家独立的子公司,新公司可能与三星移动显示部门合并,用以主攻OLED技术。2012年,三星的8代OLED面板生产试验线将投产,这意味着三星在OLED面板领域投资将超40亿美元。LG也计划在2012年上半年投资8代OLED生产线,用于量产55英寸的OLED电视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