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聚合进入壁垒高,头部运营商优势有望扩大。负荷聚合模式具备在规模、技术、政府关系等方面较高的准入门槛,该行认为中小运营商即便在局部地区达到规模要求、能够成为负荷聚合商,也很难具备较强的分析预测和调控能力、实现对于负荷的精准调控,而头部运营商具备资源规模、技术能力和政府关系三方面优势、有望聚合负荷侧资源、成为参与虚拟电厂的主要力量,负荷聚合模式一方面助力头部运营商增强竞争优势、支撑领先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赋予头部运营商更加显着的收益向上弹性。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继充电桩在国内市场的持续火热外,上市公司还积极布局充电桩“出海”。从半年报来看,在49家布局充电桩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中,有32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均有境外业务收入。
例如,主要业务来自海外市场的道通科技,公司上半年境外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7.5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95.39%,其中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93%和39.04%。
多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也着重提及海外市场战略布局情况,例如盛弘股份、英可瑞、通合科技等,均表示其产品已受欧盟、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标准认证。
此外,科士达相关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看好海外市场对数据中心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公司会继续保持多年来积累的渠道优势,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客户和销售渠道,加大公司产品对海外的出口。
金冠股份表示,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中东代表处签订《关于“生命补给线”公路充换电建设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在“生命补给线”所涉路段就光、储、充、换等新能源设施建设项目展开合作。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将进一步快速增长。然而,在出海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风险,包括市场准入门槛、政策法律差异、文化差异、竞争环境等。
因此,充电桩公司在出海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市场进入策略,以确保业务的顺利开展和长期稳定发展。(证券日报网、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