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汽车电子 > 正文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投资环境与市场机遇分析
[发布时间]:2012年3月6日 [来源]:慧聪汽车电子网 [点击率]:6313
【导读】: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和技术改造,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协同创新,加快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机床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要主攻高技术产品,加快...

很多零部件企业除了应付同行业竞争,还要应对整车企业的一再压低价格,这让零部件企业没有一点反抗能力。这种情况下,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罗百辉认为,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法与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相抗衡。长期以来,由于整车处于卖方市场,我国汽车工业投资重点放在整车能力的扩张上,零部件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小、散、滥问题突出,整体竞争能力极弱。 

事实上,因为资金投入小等诸多原因,国内零部件企业一直在走低端市场,关键技术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和ABS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 

据统计,国外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是整车企业的1.2到1.5倍,而我国目前是低于0.3%,明显低于国际水平。此外,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的2.5%,跨国公司则在10%以上。 

据了解,我国汽车电子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要落后5到10年,主要差距是在电子控制单元的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方面。在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中,大多是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整车关键件及高新电子产品等。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销售份额占60%以上,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占市场份额接近80%,而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 

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与企业的高投入是成正比的。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已领先整车企业,一辆新车的研发70%的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我国汽车电子企业绝大多数不具备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完全处于劣势,汽车电子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不可能完全置身于世外,2011年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4.7%,汽车电子等主要产品的出口比重都达到或超过了50%。当前美国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欧洲地区陷入混乱,日本债务风险急剧上升,势必会影响中国企业针对过些市场的出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为1.2%,比2011年和2010年分别低0.4%和2%。另外,发达国家区域同样是贸易纠纷高发区域,综合起来可以认为,2012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在出口环节将会遇到极大挑战。 

接连二三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均意识到,没有实体经济是危险的。因此,奥巴马政府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事实证明,目前这一战略已经开始产生作用,美国制造业出现了对外投资下降和税收利润上升趋势,实体经济正显示出振兴迹象。数据显示,芝加哥联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指数2011年12月达到了87.4%,分别较2010年和2009年增长了6.8%和14.1%。在这期间,不断有跨国公司从中国开始回流美国,包括通用、ncr、卡特彼勒和福特汽车零部件等。 

同时,汽车电子产业不断向美国南部扩展,甚至一度扩展到了墨西哥,那里同样拥有低廉的劳动力。 

上述情况表明,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势必会在特别的市场形成对中国企业的挑战,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对于国外市场,在政府几年来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电子产品的内销市场整体向的态势已经形成。2011年中国制造业内销产值比重已达45.3%,比2010年提高3.5%,内销对产业的贡献率达到61.6%,比2010年提高20.7%。之所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新兴产品带动了消费电子需求增长;二是信息化建设拓宽了融合化产品的市场空间;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了基础行业增长,催生了新的产品形式和产业形态。 

总体看来,2012年中国的内销市场仍将会为汽车电子产业带来更大的支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