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向纵深发展,外资携手包括汽车橡塑件、密封件、流体系统件、紧固件以及与电动车相关的锂离子电池用组件等纷纷踏入国门,以期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获得在其他地域难以得到的收益。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指出,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领域已由整车全面转至电子元器件。以近几个月外商投资新项目为例,世界著名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德国博世底盘系统第二工厂落户成都,将建设以生产ABS/ESP系统和传感器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品生产销售基地;德国大陆集团汽车电子工厂落户长春,将为底盘与安全系统、动力总成和车身电子系统生产包括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轮速传感器、底盘电子部件、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器控制单元等在内的关键产品;加拿大麦格纳动力总成系统工厂落户天津,将生产车桥驱动装置产品和取力器单元产品;法国佛吉亚汽车部件系统工厂落户盐城,将生产汽车座椅的重要部件;美国博格华纳新工厂落户北京,将生产分动器、电子驱动变速桥、智能扭距管理器、电磁阀等产品;美国德尔福派克电子/电气新工厂落户上海,将生产汽车/电动汽车的整车线束;美国伟世通与中方合资企业落户重庆,将生产汽车内外饰件;美国李尔落户武汉,将生产汽车座椅及组件;日本爱信AW落户苏州,将生产AT类自动变速器、车载导航系统等;美国哈曼落户丹东,将生产汽车音响及电子组件。
与此同时,国内有的地区甚至以区域整体引资的形式,加快汽车产业基地的发展。如最近广西柳州筹划的对东盟国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引进工作,显然已经突破了单一厂商的概念,有可能在国内形成新的外资工业园区建设高潮。
此外,在国外资金、技术不断流入的同时,国内的汽车电子产业也在不断开拓着海外收购的步伐。分析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可以看出,收购的完成也借助了两大契机:一是借助国外一些企业与国内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景气度,二是借助国外企业对核心业务的收拢和对非核心业务的调整。像宁波华翔对塞尔纳天然桃木和塑料汽车内饰件业务的收购,足可以让它在部分汽车内饰业务上达到国际顶级水平,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要汽车内饰供应商可能就会多出一家叫华翔的名字。假以时日,国内零部件企业实力壮大到一定程度,有望对一些诸如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零部件核心业务或海外零部件公司的整体收购。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接近国际水平尚须时日,突围的关键要靠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政府的扶持政策,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为重要。目前汽车电子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软肋,尤其是核心技术零部件领域。像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技术等基本上被国外先进厂家垄断,我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发展中受到限制很大。罗百辉建议,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汽车工业零部件的研发,另一方面,政府应进行重点扶持,尽快补上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零部件的“短板”。特别是当前随着汽车电子等零部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下,这一任务也更加急迫。
早在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并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当时,面对为桑塔纳配套的技术要求,全国汽车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几乎为零。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专家估算,到目前为止,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30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至少150万以上。
虽然零部件企业数量很大,但真正成为整车企业的代工企业的仅有7000多家,剩余的都处于边缘状态,勉强维持。中国虽然步入汽车产销大国行列,但距离产销强国目标还很远,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决定我国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走向。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轮毂、玻璃、蓄电池、鼓式制动器、汽缸体、滤清器、水泵、散热器、飞轮、连杆、喇叭等十多项汽车电子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但是,生产上述产品的企业非常多,竞争也异常激烈。在交流发电机、离合器、雨刮系统、密封件等多个以前为外资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域近五年来发展迅猛,已占据一席之地,并有望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零部件企业多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盲目建设、产品种类重复和缺乏核心技术成为该行业发展的瓶颈。
零部件产业整体的差异化特征十分明显,从制造能力而言,主流企业大概有400到600家,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批零部件企业无论从厂房面积、厂房规模到硬件设施、产品质量无疑是全球最好的。但还有一些极差的企业,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大量存在,占零部件企业1/3左右。
调查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左右,远远低于跨国公司5%的平均水平。即使是国内排名第一的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与世界前百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销售差距也在10倍以上。提升我国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实力,远比扩大产业规模重要得多。事实上,在国内,像浙江万向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而且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现在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首先是与发达国家零部件企业技术差距很大,比如排放、电子化、安全等零部件领域,特别是设计方面的差距在拉大。其次是零部件企业利润太低无法投入资金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使企业开发主动性不强,反而对仿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