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企业官网、企业年报/招股书
主要智能驾驶玩家——互联网/科技企业
国内互联网企业及通信企业为打造自身生态圈纷纷布局智能驾驶赛道,同时在科技转型的当下可帮助企业寻找下一个有力增长点。在加快自主研发的同时,为主机厂提供软件算法、硬件、控制器、芯片平台、高精地图等解决方案,有望在技术层面加快智能驾驶的升级迭代和量产落地。
国内部分互联网/科技企业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企业年报/招股书
未来智能驾驶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辅助驾驶功能逐步量产,乘用车辅助驾驶系统不断成为行业标配,单项功能逐渐下沉至低端车型, 2020年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约32%左右,预计2025年渗透率或达到65%。 2020年L1级别占比最高,约20%左右; L2级别车辆占比约12%。但L1级别功能并未发挥出硬件的最大效用,加之L2的快速渗透和成本的降低,预计仅搭载L1级别功能的乘用车将逐渐减少,未来L2级别功能将逐渐取而代之。同时随着智能驾驶相关上路法规的不断完善, 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乘用车有望在2023年开始逐步落地。
2020-2025年中国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趋势二:高级别自动驾驶在部分场景或率先落地
乘用车方面,由于自动驾驶法规、技术、场景复杂度等限制,严格意义上的L3等级以上自动驾驶短期内落地仍有一定难度。但自主代客泊车具有低速、场景封闭、固定路线和不载人的特征,同时可帮助车主减少停车时间,有望成为乘用车中最快量产落地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而在商用车方面,矿山、港口、机场等场景拥有同样的特征,同时可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保障人身安全,将更多的人参与到价值更高的工作当中,因此短期内落地性较强。
自动驾驶落地难易性矩阵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趋势三:多传感器融合或将成为行业主流
随着智能驾驶级别的提升,车辆所需要的传感器也越发多样化,为了应对不同的场景和保证车辆的安全保证,多传感器融合成为行业趋势。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是对信息的多级别、多维度组合导出有用的信息,包含图像信息、点云信息等,不仅可利用不同传感器的优势,还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化。随着多目摄像头、 79GHz毫米波雷达、深度视觉算法和增强型学习决策算法等技术的发展,为了使得汽车感知系统形成有效互补,多传感器融合已成为众多主机厂来提高自身智能驾驶能力的技术之一。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