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类工业项目一批又一批集中开工,高能级“新赛道”布局不断加码;贵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开工率达100%……阳春三月,各地生产一线干劲满满,奏起工业经济的“春之曲”。
今年两会期间,面对当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代表委员纷纷建议,要把握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构筑新兴产业增长底座,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为稳增长积蓄发展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工业稳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其中一大关键指标就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长期扎根制造一线,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有着切身体会,在他今年准备的4份提案中,“鼓励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主题。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已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逐步迈向更新速度快、批量小,定制化的高端化,制造业上下游必须要形成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刘若鹏观察,国内目前复工复产最快的多为自动化水平高、人员密度低的制造业企业。“高端制造业的定制化太强了,强到你没有办法做一个通用的产线给大家用。面对生产新形势,以及国内复工复产等要求,我国新兴领域企业唯有变革、加快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才能谈得上高端化。”他说。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重点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企业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来提升质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非常明显,都尝到了甜头,产业竞争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江苏省高度重视制造业‘智改数转’,2018年起,江苏省开始率先探索建设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创建。目前来看,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4.8,全省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7.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0.1%,均居全国前列。”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随着制造业‘智改数转’的推进,我们也发现一些关键技术还存在制约,广大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不会转、转不起’等问题。”谢志成说,为了让更多企业真正“敢转”“愿转”“会转”,江苏省在2021年年底专门启动了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领军服务商培育、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应用、智能硬件和装备攻坚等十大工程,并针对不同主体分类施策。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谈到,目前各行各业“数实融合”已经入到系统化、全方位融合的关键时期,但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技术应用与不同行业需求适配性不强,不同数字工具间难以打通、互操作性弱。对此,他建议,发挥技术标准的统领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促进工具间集成打通,降低传统企业使用门槛和成本。
“全行业数字化时代,打破系统孤岛有赖于各种软件和系统。”全国人大代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质量升级项目生产准备组组长丁明建议,要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攻克软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障碍。各软件企业要优先在工业软件领域进行研发,充分利用国内应用场景,做强做优应用效果。
新兴产业构筑工业新的增长极
2021年,在41个工业大类中,高技术制造业成绩可圈可点,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18.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兴产业为工业稳定增长起到强有力的带动引领作用。
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产销仍增长了1.3倍和1.4倍。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诸多高技术的“集合体”,产销两旺离不开智能网联系统、动力电池、算力芯片的有力支撑;同时它也是提振内需的“一把好手”,在我国2021年全年消费复苏较弱的环境下,依然拉动了内需市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要素支撑环节建言献策。
“汽车操作系统平台作为重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基础,一直是中国汽车智能化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全国人大代表、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指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不是单一技术点的简单突破,需要一个基于汽车底层操作系统的架构生态。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对记者表示,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是提升发电容量充裕度、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这种新型储能技术具备毫秒级快速响应和双向调节的优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且建设周期短,在电力系统的源、网、荷侧都可根据需求灵活部署,被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储能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