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厂商相继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的同时,也展开了2022年行业展望。
通过10家公司财报及电话会议内容——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瑞萨电子5家IDM厂商,台积电、格芯、中芯国际三家晶圆代工厂商,以及ASML、Lam Research 2家设备厂商,《科创板日报》整理出各家对2022年行业走向的大致判断。
总体来看,虽说“缺芯渐入尾声”的疑虑已笼罩市场多时,但从多家厂商的表态来看,目前库存水平仍远不及预期,产业链依旧难以摆脱供应短缺。
针对芯片供应短缺具体结束时间,各家答案不尽相同。乐观者如英飞凌认为,有望在今年告别芯片短缺;而恩智浦却给出完全相反的意见,认为今年难以收尾。
ASML则认为无需担心供需反转,其指出半导体增长前景的确需要大幅扩产;同时,行业自身会设法避开供应过剩,以“维持一个无障碍、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此前“需求分化”的消息也得到进一步论证。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作出了“景气分化、不同应用领域需求各异”的判断;中芯国际还提出,地区需求也将分化。
下游需求极为强劲,多家企业手握大额订单,远高于产能规划水平。细分领域中,车用芯片则成为各大厂商一致看好的领域。
【整体订单情况】
部分厂商已透露目前具体在手订单/预付款金额,从“订单能见度高”、“订单量远超供应”等乐观表述中,不难看出需求高涨的盛况依旧。
英飞凌:
新签订单大幅超过取消的订单量。不过公司也提醒,部分订单或意在防备短缺,因此随着供应改善、重复下单取消,未来几个季度这一订单金额或将大幅下降。
恩智浦:
在手订单已远远超过供应能力,能见度达2023-2024年,目前“没有任何订单取消或改期”。
意法半导体:
订单能见度较高,在手订单超过18个月水平,远高于公司目前及2022年规划产能。
瑞萨电子: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额超过1.2万亿日元;2022全年已确认订单也在增长。
台积电:
截只2021年底,已收到67亿美元预付款。总体来说,来自IC设计与IDM委外等订单增加,“晶圆代工今年会是个好年”。
【库存】
· 恩智浦:
2021年Q4,库存水位进一步降低;渠道库存水位也小幅下降至1.5个月。恩智浦预计,2022年供需情况将于2021年类似。
· 德州仪器:
2021年Q4,德仪库存水位为116天,较前一季度高出约4天水平,但仍低于公司130-190天的目标。
【汽车芯片】
在本次统计的10家企业中,除设备厂商之外,其余所有公司均表现出对汽车业务增长的强烈信心。
整体上,2021年半导体厂商汽车芯片业务营收已有较大增幅,2022年也已获新订单在手。未来电动化、智能化仍是这一市场的两条增长主线:电动汽车方面,驱动因素包括充电基建、动力电池电源管理芯片;智能驾驶方面,则包括L2+/L3级智能驾驶发展、4D成像雷达等。
· 英飞凌:
汽车芯片需求“远超”公司供给能力,库存水位也严重低于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英飞凌指出,除电动/智能汽车本身之外,充电基础设施也是需求增长的另一大驱动力。
· 恩智浦:
得益于电动汽车及L2+/L3级智能驾驶发展,汽车领域订单稳定性明显增强,公司2022年已有订单在手。值得注意的是,只要芯片短缺情况仍在持续,整车厂便会将芯片供应及自身产能优先供给高端车型,以获得更高盈利。
· 意法半导体:
今年车用芯片产能已售罄。预计未来85%的汽车芯片将落在16nm-19nm制程。
· 德州仪器:
2021年全年,工业、汽车两大领域将是德仪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 瑞萨电子:
汽车领域业务增长驱动力强劲,包括车规级MCU等相关芯片配备数量增长、产品价格上涨、整车厂生产恢复、确保库存。
· 台积电:
预期2022年,汽车业务增长将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 格芯:
预计今年汽车业务会有季度波动,但总体依旧非常看好终端需求的强劲增长潜力;且部分客户将在2023年开始在4D成像雷达及动力电池电源管理方面开始发力,格芯有望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