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代AI引擎中的Hexagon处理器,利用多个神经网络实现图形更高的保真度,同时适应游戏操作的实时变化,让游戏保持更高帧率运行。在通信方面,高通将自家首个AI天线调谐技术融入骁龙8移动平台,能够通过算法检测用户握持终端时手部的位置,增强天线调谐能力,从而优化手机信号状况,也侧面对手机续航起到了一定提升作用。

可以说,AI能力对于智能手机使用体验的提升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全方位的赋能。目前AI技术的落地不断加速,而作为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手机品类,其也成为了AI技术在消费端应用落地的桥头堡,手机芯片AI能力的提升,势必会进一步催化AI技术的应用成熟。
03.增加专用低功耗AI模块“常伴式”AI成为可能
除了对于峰值AI算力和能效比的需求,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场景,需要的是更加节能、但又时刻保持工作的AI能力。比如一些待机状态下的识别功能、传感器功能。这也是目前在移动AI领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现象最为凸显的一部分。
手机需要收集更多数据并进行分析才会更加智能,但这又会增加功耗导致续航体验的下降。在现有工艺制程和芯片架构之下,如何能够兼顾?始终是厂商们面对的一道难题。高通这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他们在原有AI引擎之外,给骁龙8的第3代传感器中枢里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低功耗AI子系统,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一颗特殊的低功耗AI处理器。

该AI子系统为多核架构,由专用AI处理器、DSP以及自有内存组成,用于处理情境数据流,包括语音、音频、传感器数据等等。既然是“低功耗”系统,功耗优化自然是重点,该AI处理器与前代相比,AI性能提升75 %,功耗降低50%。得益于这样的能效比提升,它可以帮助手机支持更多需要“长时间运行”的功能,比如语音助手、活动检测以及环境理解。
当我们平时锻炼的时候,手机能够自动追踪我们的锻炼活动,通过一系列传感器,AI能够“理解”我们在进行哪种运动,比如在慢跑还是骑车?在得知运动状态后,AI会自动开始追踪和统计你的各项数据,甚至还能为你播放你喜爱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