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的基准在变
虽然手机厂商获取和使用芯片的方式不同,目的却趋于一致,那就是最大化的投入产出比。
以此为前提,手机厂商要采用自研芯片,尤其是自研SoC,需要足够比例和销量的高端机型来消化研发费用。这也是为什么三星等混用自研和高通芯片的厂商,主要将自研SoC用于高端手机。
“销量有限的情况下,自研并不节省支出,采购芯片的成本更低,这也是国内几家安卓厂商的早期发展道路。但销量大且稳定以后,自研芯片更有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尤其是苹果这种产品单一并且主打高端的手机厂商。” 张彬磊表示。
在智能手机高度同质化的趋势下,投入产出比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如OPPO、vivo等厂商针对差异化竞争点研发芯片的策略,有利于厂商在手机市场的内卷中获得更高的品牌收益。
“中短期来看,手机厂商使用高通、联发科等公司的成套解决方案无疑更加稳妥,但智能手机面临高度同质化,开发专用领域的芯片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策略,有助于手机厂商获得更高利润。”滕冉说。
一旦自研芯片成为手机竞争下半场的入场券,通用芯片的性价比优势也存在削弱的可能。
“各家自研以后,受销量影响,高通、联发科的芯片将有不同程度上涨,购买通用芯片的支出也将上涨。” 张彬磊指出。
自研SoC是终极目标
要实现自研芯片从专用到通用,从可用到好用,国产手机厂商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高通、联发科等企业经过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牢牢把握超过90%以上手机SoC市场份额,新进入玩家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壁垒。这需要国产手机厂商持续投入人力、财力和时间,不断积累know-how,做好机型的取舍。
好在,国产手机厂商对于自研SoC的难度,已经有了充分的认知。
在发布澎湃C1之后,小米表达了再次进军自研SoC的决心。
“我们还是要以这个(澎湃C1)为起点,重新出发,回到我们手机的心脏器件SoC芯片的设计制造当中去。”小米集团手机部ISP芯片架构师左坤隆表示。
而陈明永也明确表态,马里亚纳X只是OPPO芯片自研的起点。对于这条道路的艰难和挑战,他和OPPO几千人规模的自研团队,都抱有充分的觉悟。
“自研芯片注定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道路,马里亚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意味着自研芯片的艰难。尽管如此,OPPO已经做好准备。马里亚纳X只是一小步,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会持续地投入资源,用几千人的团队脚踏实地去搞自研芯片。虽然这条路很漫长,前路充满挑战,但我们会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陈明永说。
作者丨张心怡
编辑丨连晓东
美编丨马利亚

(敬请关注微信订阅号:dzbyqzx)